老工业区搬迁后原有供热管网改造再利用评价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老工业区改造再利用现状 | 第9-12页 |
| ·供热管网改造再利用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意义与架构 | 第14-17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 ·论文架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原有供热管网改造再利用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17-23页 |
| ·系统综合评价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 ·系统综合评价的步骤 | 第18页 |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18-19页 |
| ·系统综合评价的方法 | 第19-20页 |
| ·原有供热管网改造再利用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0-22页 |
| ·原有供热管网改造再利用的特点 | 第20-21页 |
| ·不同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的对比 | 第21-22页 |
| ·基于价值工程原有供热管网改造再利用评价方法 | 第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原有供热管网改造再利用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23-49页 |
| ·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3-28页 |
| ·一票否决性指标的确定 | 第23-25页 |
| ·常规功能指标的确定 | 第25-28页 |
| ·功能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8-31页 |
| ·功能评价指标评分方法的确定 | 第31-34页 |
| ·二级功能评价指标评分方法 | 第31-34页 |
| ·一级功能评价指标评分方法 | 第34页 |
| ·功能检测方法 | 第34-42页 |
| ·保温与防护结构检测方法 | 第34页 |
| ·阀门检测方法 | 第34-35页 |
| ·补偿器检测方法 | 第35-36页 |
| ·热输送效率检测方法 | 第36页 |
| ·水力平衡度检测方法 | 第36-37页 |
| ·漏损率检测方法 | 第37页 |
| ·管道保温测试方法 | 第37-40页 |
| ·管道腐蚀检测方法 | 第40-42页 |
| ·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 | 第42-45页 |
| ·管网的建造成本 | 第42-43页 |
| ·管网年运行维护成本 | 第43-45页 |
| ·全寿命周期成本 | 第45页 |
| ·价值系数的计算 | 第45-47页 |
| ·功能系数的确定 | 第45-46页 |
| ·成本系数的确定 | 第46页 |
| ·价值系数的确定 | 第46-47页 |
| ·原有供热管网改造再利用评价流程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原有供热管网改造再利用评价程序的编制 | 第49-57页 |
| ·供热管网改造再利用价值评价程序简介 | 第49页 |
| ·基础数据收集 | 第49-52页 |
| ·程序的使用方法 | 第52-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原有供热管网改造再利用评价方法实例分析 | 第57-74页 |
| ·天津某老工业厂区供热管网调研概况 | 第57-59页 |
| ·改造再利用方案的建立 | 第59-62页 |
| ·方案 1 的建立 | 第59-60页 |
| ·方案 2 的建立 | 第60-61页 |
| ·方案 3 的建立 | 第61-62页 |
| ·各方案价值计算 | 第62-73页 |
| ·方案 1 价值计算 | 第64-67页 |
| ·方案 2 价值计算 | 第67-70页 |
| ·方案 3 价值计算 | 第70-73页 |
| ·各方案对比分析 | 第73页 |
| ·小结 | 第73-7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