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力学论文--结构动力学论文

非线性不确定性结构自适应模糊分散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0页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现状第15-27页
     ·控制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第15-22页
     ·主动控制算法第22-26页
     ·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第26-27页
   ·能量在地震工程的应用第27-28页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结构非线性振动的自适应模糊分散控制算法及其鲁棒性与稳定性研究第30-58页
   ·引言第30页
   ·模糊逻辑系统第30-35页
     ·模糊逻辑系统基础第30-32页
     ·模糊逻辑系统的一致逼近能力第32-33页
     ·模糊逻辑系统逼近特性仿真第33-35页
   ·自适应模糊控制第35-42页
     ·问题描述第35-36页
     ·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第36-39页
     ·单自由度结构非线性振动控制器设计与仿真分析第39-42页
   ·自适应模糊分散控制算法第42-56页
     ·预备知识第42-43页
     ·自适应模糊分散控制设计第43-48页
     ·多自由度结构非线性振动的自适应模糊分散控制仿真分析第48-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3章 结构非线性振动自适应模糊分散半主动控制的振动台试验第58-95页
   ·引言第58页
   ·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动力学模型第58-63页
     ·磁流变液阻尼器的性能试验第58-61页
     ·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动力学模型第61-63页
   ·磁流变阻尼半主动控制算法第63-64页
   ·试验模型及控制系统设计及集成第64-70页
     ·试验模型概况第64-66页
     ·dSPACE实时仿真系统第66页
     ·控制和采集系统第66-68页
     ·试验工况第68-70页
   ·自适应模糊分散控制效果及鲁棒性第70-81页
     ·模态参数变化规律第70-72页
     ·控制效果及鲁棒性第72-81页
   ·结构非线性累积损伤发展规律分析第81-89页
     ·力-位移关系分析第81-84页
     ·损伤程度指标第84-89页
   ·结构与控制系统能量分布规律第89-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4章 土-结构耦合系统非线性振动自适应模糊分散半主动控制的振动台试验研究第95-124页
   ·引言第95页
   ·土-结构耦合系统振动台试验第95-100页
   ·土-结构耦合系统的动力特性第100-105页
   ·自适应模糊分散控制效果及鲁棒性第105-114页
   ·土-结构耦合系统的非线性累积损伤发展规律分析第114-119页
     ·力-位移关系分析第114-117页
     ·损伤程度指标第117-119页
   ·土-结构耦合系统与控制系统能量分布规律第119-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第5章 基于OpenSees软件的结构非线性振动控制能量传递机理第124-147页
   ·引言第124页
   ·基于OpenSees的结构振动控制软件开发第124-127页
     ·OpenSees有限元软件平台第125页
     ·基于OpenSees的结构振动控制软件第125-127页
   ·基于OpenSees的结构振动控制分析第127-135页
     ·梁柱节点模型第127-129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建模第129-131页
     ·有限元模型验证第131-135页
   ·不同结构体系的地震损伤和能量分布规律第135-146页
     ·结构和土-结构耦合体系建模第135-137页
     ·无控模型的地震损伤及能量分布规律第137-141页
     ·受控模型的地震损伤和能量分布规律第141-146页
   ·本章小结第146-147页
结论第147-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6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64-166页
致谢第166-167页
个人简历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活性介电弹性体的本构理论和稳定性
下一篇:有机废水乙醇型发酵产氢系统快速启动及其生物强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