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置和对象集成的时空数据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7页 |
·国内外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7-23页 |
·时态数据库的发展 | 第18-19页 |
·时空数据模型的发展 | 第19-23页 |
·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 第23-26页 |
·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4-25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第25-26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28-41页 |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时间 | 第28-33页 |
·时态语义 | 第29-30页 |
·时间的描述方法 | 第30-33页 |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 | 第33-36页 |
·地理空间 | 第33-34页 |
·空间概念模型 | 第34-36页 |
·空间关系 | 第36页 |
·时态GIS中的时空概念模型 | 第36-39页 |
·时空语义 | 第36-38页 |
·时空概念模型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地理实体变化认知 | 第41-64页 |
·变化类型 | 第41-44页 |
·变化的定性描述 | 第44-46页 |
·对象变化的定量描述 | 第46-61页 |
·相似性理论 | 第48页 |
·不同时期的地理实体构成的相似性系统 | 第48-49页 |
·相似元值的确定方法 | 第49-53页 |
·相似权值的确定方法 | 第53-54页 |
·结合相似元值和相似度值对地理实体变化的判别方法 | 第54-61页 |
·基于位置变化与基于对象变化的关系 | 第61-62页 |
·属性与对象之间的联系 | 第61页 |
·变化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基于位置和对象集成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 第64-96页 |
·基于位置和对象集成方法的数据结构 | 第64-65页 |
·基于位置与对象集成的时空数据模型 | 第65-94页 |
·模型设计思想 | 第65-68页 |
·模型的数据结构和变化的存储 | 第68-74页 |
·模型的数据库设计 | 第74-78页 |
·时空索引机制 | 第78-86页 |
·时空查询 | 第86-93页 |
·模型特点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五章 关键技术实现和算法设计 | 第96-115页 |
·基图数据入库 | 第96-100页 |
·矢量数据向矢栅一体化数据转换方法 | 第96-99页 |
·多边形面域的压缩方法 | 第99-100页 |
·变化的获取与存储方法 | 第100-105页 |
·时空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 第105-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六章 基于土地利用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 第115-139页 |
·研究区域概况及实验数据获取 | 第115-120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15-117页 |
·研究区域数据 | 第117-120页 |
·实验分析 | 第120-138页 |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 第120-121页 |
·系统功能结构 | 第121-122页 |
·主要功能实现 | 第122-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138-13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9页 |
附录 | 第149-150页 |
致谢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