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下河系统中多环芳烃的迁移、分配及生态风险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岩溶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 第14页 |
·岩溶水文系统特殊的脆弱性 | 第14页 |
·岩溶地下水污染的普遍性及严重性 | 第14-15页 |
·多环芳烃研究的重要性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6页 |
·多环芳烃的特性、来源及生态环境意义 | 第15-17页 |
·多环芳烃在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状况 | 第17-20页 |
·PAHs在各环境介质间的迁移及影响机制 | 第20-21页 |
·环境介质中PAHs源解析研究 | 第21-22页 |
·岩溶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研究 | 第22-25页 |
·研究区多环芳烃的前期研究 | 第25-26页 |
·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2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6-30页 |
·研究目标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30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30-42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0-37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30页 |
·研究区水文地质 | 第30-32页 |
·土地利用状况 | 第32页 |
·水环境污染状况 | 第32-33页 |
·研究区污染源现状调查 | 第33-37页 |
·样品的采集与实验测试分析 | 第37-42页 |
·样品的采集 | 第37-38页 |
·实验室测试分析 | 第38-42页 |
第3章 岩溶地下河系统多环芳烃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 第42-60页 |
·地下河流域表层土壤多环芳烃含量、组成及影响因素 | 第42-45页 |
·地下河流域表层土壤多环芳烃含量及组成 | 第42-43页 |
·表层土壤有机质、pH值与多环芳烃的关系 | 第43页 |
·土壤多环芳烃的污染程度 | 第43-45页 |
·地下河流域水体多环芳烃变化特征 | 第45-52页 |
·地下河溶解态PAHs月变化特征 | 第45-46页 |
·地下河颗粒态PAHs月变化特征 | 第46-47页 |
·流域内其它水点PAHs含量和组成变化 | 第47-51页 |
·流域内水中多环芳烃污染水平 | 第51-52页 |
·地下河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 第52-54页 |
·地下河沉积物多环芳烃含量和组成变化 | 第52-53页 |
·地下河沉积物多环芳烃污染水平 | 第53-54页 |
·地下河流域环境介质中多环芳烃来源解析 | 第54-58页 |
·分子量特征比值 | 第54页 |
·同分异构体比值 | 第54-56页 |
·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岩溶地下河多环芳烃多相分配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60-74页 |
·地下河溶解态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因素 | 第60-63页 |
·地下河颗粒态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因素 | 第63-65页 |
·地下河沉积物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因素 | 第65-67页 |
·地下河中多环芳烃的分配 | 第67-71页 |
·地下河中颗粒相-水相多环芳烃的分配 | 第67-69页 |
·地下河中沉积相-水相多环芳烃的分配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4页 |
第5章 多环芳烃在岩溶地下河系统中的迁移传输 | 第74-84页 |
·地下河系统水中PAHs的迁移 | 第74-77页 |
·不同水中PAHs含量比较 | 第74页 |
·地下河系统水中PAHs的迁移 | 第74-77页 |
·地下河沉积物与地表土壤PAHs迁移和交换 | 第77-78页 |
·地下河中多环芳烃的迁移传输 | 第78-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第6章 岩溶地下河流域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评价 | 第84-96页 |
·水中PAHs生态风险评价 | 第84-85页 |
·沉积物中PAHs生态风险评价 | 第85-89页 |
·ERL/ERM和TEL/PEL法评价 | 第85-86页 |
·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法(M-ERM-Q) | 第86-89页 |
·风险商值(RQ)法评价 | 第89页 |
·土壤PAHs生态风险评价 | 第89-91页 |
·不同介质PAHs生态风险比较 | 第91-94页 |
·小结 | 第94-9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102页 |
·论文结论 | 第96-99页 |
·地下河流域环境介质PAHs污染特征及污染水平 | 第96-97页 |
·岩溶地下河PAHs多相分配及影响因素 | 第97-98页 |
·岩溶地下河系统PAHs迁移传输过程 | 第98-99页 |
·岩溶地下河流域PAHs的生态风险评价 | 第99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99-100页 |
·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100-102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00页 |
·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6页 |
致谢 | 第116-118页 |
个人简介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