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0页 |
| ·引言 | 第9页 |
| ·电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 第9-10页 |
| ·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反应机理 | 第10-15页 |
| ·氧化还原-循环电化学发光(双电为电化学发光) | 第11-12页 |
| ·氧化还原性电化学发光 | 第12-13页 |
| ·还原氧化型电化学发光 | 第13-14页 |
| ·Ru(bpy)_3~(2+)阴极电化学发光 | 第14-15页 |
| ·电化学发光分析的定量基础 | 第15页 |
| ·电致化学发光仪器的进展 | 第15-16页 |
| ·RU(BPY)_3~(2+)的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 | 第16-22页 |
| ·高效液相色谱-Ru(bpy)_3~(2+)电化学发光检测 | 第16-18页 |
| ·毛细管电泳分离在线 Ru(bpy)_3~(2+)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 | 第18-19页 |
| ·芯片毛细管电泳-Ru(bpy)_3~(2+)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 | 第19-20页 |
| ·Ru(bpy)_3~(2+)的固定 | 第20-22页 |
| ·电化学发光的应用 | 第22-25页 |
| ·有机胺的测定 | 第22-23页 |
| ·金属离子的测定 | 第23-24页 |
| ·Ru(bpy)_3~(2+)电化学发光传感器 | 第24-25页 |
| ·小结 | 第25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第25-26页 |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 ·意义与创新点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30页 |
| 第二章 流动注射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酚磺乙胺 | 第30-46页 |
| ·引言 | 第30-3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 ·试剂和药品 | 第32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32-33页 |
| ·溶液配制 | 第33页 |
| ·传感器的制备 | 第33-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 ·Ru(bpy)_3~(2+)-Nafion-CPE 的表征 | 第34-35页 |
| ·Ru(bpy)_3~(2+)-Nafion-CPE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 第35-37页 |
| ·发光条件的优化 | 第37-39页 |
| ·标准曲线、精密度和检测限 | 第39-40页 |
| ·传感器的重现性 | 第40-41页 |
|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41-42页 |
| ·结论 | 第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对多种药物的同时检测 | 第46-63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实验 | 第47-49页 |
| ·化学仪器与试剂 | 第47-49页 |
| ·实际样品的制备 | 第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6页 |
| ·电化学与电化学发光行为 | 第49-50页 |
| ·应用电压 | 第50-51页 |
| ·CE-ECL 条件的优化 | 第51-54页 |
| ·检测线,线性范围和重现性 | 第54-55页 |
| ·应用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