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黑胸散白蚁对绿僵菌侵染的群体抗性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18页
 1 昆虫对病原物的免疫反应研究进展第13-15页
 2 白蚁抵抗病原物侵染和扩散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页
 4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绿僵菌对黑胸散白蚁室内毒杀效果研究第18-25页
 1 前言第18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8-20页
   ·材料第18-19页
     ·供试昆虫第18-19页
     ·供试菌种第19页
     ·主要供试试剂第19页
   ·方法第19-20页
     ·悬浮液中孢子活性测定第19页
     ·孢子悬浮液感染白蚁第19-20页
   ·数据处理第2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0-23页
 4 小结与讨论第23-25页
第三章 绿僵菌对白蚁群体和白蚁个体的侵染效果研究第25-31页
 1 前言第25-26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6-27页
   ·材料第26页
     ·供试昆虫第26页
     ·供试菌种第26页
     ·主要供试试剂第26页
   ·方法第26-27页
     ·绿僵菌侵染后群体白蚁和个体白蚁体表孢子的电镜观察第26页
     ·绿僵菌侵染后群体白蚁和个体白蚁体表孢子的数量差异第26-27页
   ·数据处理第27页
 3 结果分析第27-30页
   ·绿僵菌侵染后群体白蚁和个体白蚁体表孢子的电镜观察第27页
   ·绿僵菌侵染后群体白蚁和个体白蚁体表孢子的数量差异第27-30页
 4 小结与讨论第30-31页
   ·绿僵菌侵染后群体和个体白蚁体表孢子的电镜观察第30页
   ·绿僵菌侵染后群体白蚁和个体白蚁体表孢子的数量差异第30-31页
第四章 白蚁卫生行为在抵抗绿僵菌侵染中的作用研究第31-52页
 1 前言第31页
 2 材料和方法第31-34页
   ·材料第31-32页
     ·供试昆虫第31-32页
     ·供试菌种第32页
     ·主要供试试剂第32页
   ·方法第32-34页
     ·统计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理毛频率差异第33页
     ·统计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交哺频率差异第33页
     ·统计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理毛时长差异第33页
     ·统计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交哺时长差异第33页
     ·统计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理毛和交哺总频率差异第33-34页
     ·统计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理毛和交哺总时长差异第34页
   ·数据处理第34页
 3 结果分析第34-49页
   ·统计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理毛频率差异第34-38页
   ·统计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交哺频率差异第38-41页
   ·统计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理毛时长差异第41-45页
   ·统计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交哺时长差异第45-48页
   ·统计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理毛和交哺总频率差异第48-49页
   ·统计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理毛和交哺总时长差异第49页
 4 小结与讨论第49-52页
   ·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理毛及相互交哺频率差异第49-50页
   ·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理毛及相互交哺时长差异第50-51页
   ·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理毛及相互交哺总频率差异第51页
   ·比较录像中各实验组白蚁相互理毛及相互交哺总时长差异第51-52页
第五章 绿僵菌侵染后白蚁群体与白蚁个体抗菌活性研究第52-57页
 1 前言第52-53页
 2 材料和方法第53-54页
   ·材料第53页
     ·供试昆虫第53页
     ·供试菌种第53页
     ·主要供试试剂第53页
   ·方法第53-54页
     ·白蚁处理及上清液的制备第53页
     ·抗菌活性检测第53-54页
   ·数据处理第5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4-56页
 4 小结与讨论第56-57页
第六章 绿僵菌侵染后白蚁体内保护酶活性变化研究第57-66页
 1 前言第57页
 2 材料和方法第57-60页
   ·材料第57-58页
     ·供试昆虫第57-58页
     ·供试菌种第58页
     ·主要供试试剂第58页
   ·方法第58-60页
     ·蛋白含量测定第58页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第58-59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第59页
     ·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测定第59页
     ·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测定第59-60页
   ·数据处理第6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0-64页
   ·绿僵菌侵染对白蚁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第60-61页
   ·绿僵菌侵染对白蚁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响第61-62页
   ·绿僵菌侵染对白蚁体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影响第62-63页
   ·绿僵菌侵染对白蚁体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影响第63-64页
 4 小结与讨论第64-66页
第七章 绿僵菌侵染后白蚁体内免疫基因表达量变化第66-73页
 1 前言第66-67页
 2 材料和方法第67-69页
   ·材料第67-68页
     ·供试昆虫第67页
     ·供试菌种第67页
     ·主要供试试剂第67页
     ·主要仪器第67-68页
   ·方法第68-69页
     ·处理白蚁第68页
     ·基因表达第68-69页
   ·数据处理第6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9-71页
   ·绿僵菌侵染白蚁后诱导免疫基因termicin表达量差异第69-70页
   ·绿僵菌侵染白蚁后诱导免疫基因transferrin表达量差异第70-71页
 4 小结与讨论第71-73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6页
   ·全文总结第73-75页
   ·研究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附录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纵卷叶螟生殖和飞行的生理生态研究
下一篇:加州新小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控制作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