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6页 |
| ·聚酯的概述 | 第6-8页 |
| ·聚酯的概念、分类、性能与应用 | 第6-7页 |
| ·聚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7-8页 |
| ·基于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原料概述 | 第8页 |
| ·基于可再生资源2,5-呋喃二甲酸的概述 | 第8-9页 |
| ·二元醇的来源 | 第9页 |
| ·基于2,5-呋喃二甲酸聚酯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目标 | 第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制备聚对苯二甲酸-2,5-呋喃二甲酸系列共聚酯 | 第11-19页 |
| ·前言 | 第11页 |
| ·实验部分 | 第11-17页 |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11-12页 |
|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 第12页 |
| ·聚对苯二甲酸-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制备 | 第12-13页 |
| ·聚对苯二甲酸-2,5-呋喃二甲酸-1,3-丙二醇酯的制备 | 第13-14页 |
| ·聚对苯二甲酸-2,5-呋喃二甲酸-1,4-丁二醇酯的制备 | 第14-15页 |
| ·聚对苯二甲酸-2,5-呋喃二甲酸-1,6-丁二醇酯的制备 | 第15页 |
| ·聚对苯二甲酸-2,5-呋喃二甲酸-1,8-辛二醇酯的制备 | 第15-16页 |
| ·聚对苯二甲酸-2,5-呋喃二甲酸系列共聚酯的提纯过程 | 第16-17页 |
| ·比浓粘度的测定 | 第1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7页 |
| ·小结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聚对苯二甲酸-2,5-呋喃二甲酸系列共聚酯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19-40页 |
| ·前言 | 第19页 |
| ·共聚酯的结构表征与性能的测试 | 第19-20页 |
|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第19页 |
| ·核磁共振分析(1H-NMR) | 第19页 |
| ·PEFT、PTFT、PBFT、PHFT、POFT分子量的测定 | 第19页 |
| ·X射线衍射试验 | 第19-20页 |
|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20页 |
| ·热失重分析(TGA) | 第20页 |
| ·拉伸测试 | 第20页 |
| ·维卡软化点温度测试 | 第20页 |
| ·洛氏硬度测试 | 第2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0-38页 |
| ·傅立叶红外图谱测试分析 | 第20-21页 |
| ·核磁图谱分析 | 第21-28页 |
| ·PEFT、PTFT、PBFT、PHFT、POFT的分子量 | 第28-29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9-31页 |
|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31-33页 |
| ·热重分析(TGA) | 第33-35页 |
| ·PEFT、PTFT、PBFT、PHFT、POFT的力学性能 | 第35-36页 |
| ·维卡软化点温度分析 | 第36-37页 |
| ·洛氏硬度分析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