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建链与更频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短波通信原理 | 第7-8页 |
| ·短波通信抗干扰技术 | 第8-10页 |
| ·自适应技术 | 第8页 |
| ·跳频技术 | 第8-9页 |
| ·差错控制技术 | 第9页 |
| ·分集技术 | 第9-10页 |
| ·我国短波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 第10-11页 |
| ·论文工作安排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新型短波通信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3-23页 |
| ·短波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 | 第13-17页 |
| ·短波自动选频系统的组成 | 第13-14页 |
| ·短波自动选频系统 | 第14-15页 |
| ·第三代短波通信系统 | 第15-17页 |
| ·新型短波通信系统的架构 | 第17-19页 |
| ·新型短波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 第18页 |
| ·新型短波通信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18-19页 |
| ·新型短波通信系统的软件层次划分和模块设计 | 第19-22页 |
| ·应用层模块划分 | 第19-20页 |
| ·链路层模块划分 | 第20-22页 |
| ·物理层模块划分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短波建链与更频协议方案设计 | 第23-41页 |
| ·短波建链协议状态划分 | 第23-24页 |
| ·盲扫描状态协议 | 第24-25页 |
| ·盲连接状态协议 | 第25-30页 |
| ·盲探测阶段 | 第26-27页 |
| ·TM 阶段 | 第27-29页 |
| ·盲呼叫阶段 | 第29-30页 |
| ·扫描状态协议 | 第30页 |
| ·扫描下 LQA 状态协议 | 第30-33页 |
| ·LQA 探测信道的确定以及计算 | 第31-33页 |
| ·探测与更频状态协议 | 第33-38页 |
| ·Modem 接口帧与数传频率帧组帧方法 | 第33-34页 |
| ·探测业务阶段 | 第34-37页 |
| ·更频业务阶段 | 第37-38页 |
| ·探测业务与更频业务的区别 | 第38页 |
| ·呼叫建链状态协议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链路层建链与更频方案的仿真 | 第41-61页 |
| ·仿真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41-43页 |
| ·ARM 与外部硬件的连接及接口 | 第41-42页 |
| ·软件仿真总体架构 | 第42-43页 |
| ·软件仿真中的主要编程技术 | 第43-47页 |
| ·MFC 类库 | 第43-44页 |
| ·多线程编程 | 第44-45页 |
| ·串口通信编程 | 第45-46页 |
| ·XML 数据存储 | 第46-47页 |
| ·协议仿真软件的流程图设计 | 第47-52页 |
| ·协议仿真软件的软件架构 | 第47-48页 |
| ·Modem 接收线程 | 第48-49页 |
| ·遥控线程流程图 | 第49-50页 |
| ·信息显示与存储线程流程图 | 第50页 |
| ·扫描下 LQA 仿真流程图 | 第50-52页 |
| ·探测与更频流程图 | 第52页 |
| ·协议仿真软件运行结果分析及功能验证 | 第52-60页 |
| ·程序运行前的基本参数设置 | 第52-55页 |
| ·运行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 ·数据存储分析 | 第57页 |
| ·功能验证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