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1 盐渍土概况及其改良措施 | 第11-13页 |
| ·盐渍土概况 | 第11-12页 |
| ·盐渍土改良措施 | 第12页 |
| ·耐盐树种黑松 | 第12-13页 |
| 2 菌根及菌根真菌增强植物抗盐碱胁迫能力 | 第13-17页 |
| ·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 | 第14页 |
| ·EMF提高宿主植物抗盐碱性的机理 | 第14-16页 |
| ·影响影响外生菌根形成的因素 | 第16-17页 |
| 3 菌根化技术概况 | 第17-18页 |
| ·我国菌根合成的研究成果 | 第17页 |
| ·黑松菌根合成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4 展望 | 第18页 |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液体纯培养比较不同菌株的耐盐碱性 | 第19-27页 |
| 摘要 | 第1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 ·供试菌种与菌种培养基 | 第19页 |
| ·菌株活化 | 第19-20页 |
| ·液体纯培养盐碱胁迫条件的筛选 | 第20页 |
| ·18种外生菌根真菌耐盐碱胁迫能力比较 | 第20页 |
|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4页 |
| ·PT、CG、LAJ菌的生物量 | 第21-22页 |
| ·不同盐碱条件处理25天后18种菌的生物量及相对生长率 | 第22-23页 |
| ·不同盐碱条件处理25天后18种菌培养液pH值的变化 | 第23-24页 |
| 3 讨论 | 第24-25页 |
| 4 小结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接菌基质的筛选及菌根合成效应的研究 | 第27-49页 |
| 摘要 | 第2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 ·供试菌种与菌种培养基 | 第27-28页 |
| ·菌根合成培养基质的筛选 | 第28-30页 |
| ·黑松菌根苗合成及不同菌种的接种效应 | 第30-31页 |
|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47页 |
| ·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 | 第31页 |
| ·不同基质CG菌侵染率及PT菌菌丝活力有无情况 | 第31-37页 |
| ·PT、CG菌适用接菌基质 | 第37-38页 |
| ·黑松苗菌根苗合成及不同菌种的接种效应 | 第38-47页 |
| 3 讨论 | 第47-48页 |
| 4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菌根真菌对盐渍土壤上黑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9-55页 |
| 摘要 | 第4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 ·植物材料与土培基质 | 第49页 |
| ·盐渍土培处理与植物生长分析 | 第49页 |
| ·不同部位Na、K、Ca含量测定 | 第49-50页 |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50页 |
| ·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5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 ·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50-51页 |
| ·脯氨酸积累情况 | 第51-52页 |
| ·黑松地上部和地下部K、Na、Ca的含量及K/Na的变化 | 第52-54页 |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4-55页 |
| 全文总结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附录一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