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 国内外大豆生产及育种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国内大豆生产及育种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国外大豆生产及育种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大豆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研究及育种应用 | 第13-18页 |
·种质资源的保存、鉴定及优异种质对育种实践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国外大豆优异种质的发掘、研究及育种应用 | 第14-15页 |
·国内大豆优异种质的发掘、研究及育种应用 | 第15-17页 |
·关内地区大豆优异种质的发掘及育种应用研究 | 第17-18页 |
3 分子标记在大豆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概况 | 第18-22页 |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与特点 | 第18-19页 |
·分子标记在大豆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分子标记在农艺、品质性状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分子标记在大豆耐逆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22页 |
4 关联分析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关联分析的定义及优点 | 第22-23页 |
·关联分析的原理 | 第23页 |
·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应用进展 | 第23-25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7-33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7-28页 |
2 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YHSBGP)性状调查 | 第28-29页 |
·YHSBGP群体品质性状调查 | 第28-29页 |
·YHSBGP群体芽期耐旱性调查 | 第29页 |
3 分子标记基因型分析 | 第29页 |
4 YHSBGP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9-30页 |
·YHSBGP群体中标记多样性分析 | 第29-30页 |
·YHSBGP群体结构分析 | 第30页 |
·YHSBGP群体表型数据分析 | 第30页 |
5 YHSBGP群体目标性状QTL关联定位的方法 | 第30-31页 |
·YHSBGP群体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30-31页 |
·YHSBGP群体关联Q值计算 | 第31页 |
·材料间基于标记的亲本系数(Kinship) | 第31页 |
·关联分析方法 | 第31页 |
6 育种目标性状QTL优异等位变异的筛选 | 第31-33页 |
第三章 YHSBGP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3-41页 |
1 InDel标记在YHSBGP群体中的多样性 | 第33-34页 |
2 YHSBGP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3 YHSBGP群体籽粒油脂、蛋白质含量及芽期耐旱性的遗传变异 | 第35-37页 |
4 优异种质的筛选与特性鉴定 | 第37-39页 |
5 讨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YHSBGP群体籽粒油脂、蛋白质含量及芽期耐旱性QTL关联定位 | 第41-51页 |
1 YHSBGP群体LD水平分析 | 第41-42页 |
2 YHSBGP群体品质、芽期耐旱性关联定位 | 第42-48页 |
·YHSBGP群体品质性状关联定位 | 第42-45页 |
·YHSBGP群体芽期耐旱性关联定位 | 第45-47页 |
·一因多效位点分析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1页 |
·关联分析在YHSBGP群体目标性状定位过程中的有效性 | 第48页 |
·关联区段在关联分析中应用的探讨 | 第48-51页 |
第五章 YHSBGP群体优质及芽期耐旱品系遗传基础分析 | 第51-61页 |
1 品质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筛选及鉴定 | 第51-56页 |
·品质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筛选 | 第51-55页 |
·品质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鉴定 | 第55-56页 |
2 芽期耐旱性优异等位变异的筛选及鉴定 | 第56-58页 |
·芽期耐旱性优异等位变异的筛选 | 第56-58页 |
·芽期耐旱性优异等位变异的鉴定 | 第58页 |
3 优质、芽期耐旱特异品系的筛选及聚合育种方案 | 第58-60页 |
4 讨论 | 第60-61页 |
全文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61-63页 |
全文结论 | 第61-62页 |
全文创新点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