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油田伴生气凝析液状况分析 | 第8页 |
| ·目前长庆油田伴生气凝析液状况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 第二章 自动排液装置技术研究 | 第10-19页 |
| ·长庆油田部分站点排液系统现状 | 第10-16页 |
| ·采油二厂站点伴生气气液分离排液系统现状 | 第10-12页 |
| ·采油三厂站点伴生气气液分离排液系统现状 | 第12-15页 |
| ·采油一厂站点伴生气气液分离排液系统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采取的措施 | 第16页 |
| ·排液装置种类 | 第16-17页 |
| ·排液装置的选取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自动排液装置工作原理理论研究 | 第19-28页 |
| ·自动排液装置原理分析 | 第19-23页 |
| ·凝析液组分及参数分析 | 第19-21页 |
| ·自动排液装置的理论计算 | 第21-23页 |
| ·自动排液装置设计 | 第23-26页 |
| ·自动排液装置的初步设计 | 第23-24页 |
| ·浮球受力情况分析 | 第24-25页 |
| ·计算结果验证 | 第25-26页 |
| ·自动排液装置工作原理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自动排液装置优化试验研究 | 第28-60页 |
| ·三维建模及渲染 | 第28-31页 |
| ·装置内流体速度整体研究 | 第31-32页 |
| ·自动排液装置阀门全开下整体流场特性初步分布(0.2Mpa) | 第32-34页 |
| ·八种工况下排液装置流场特性、压力特性及湍流特性分析 | 第34-55页 |
| ·冬季四种工况的流场特性、压力特性及湍流特性 | 第37-45页 |
| ·夏季四种工况的流场特性、压力特性及湍流特性 | 第45-55页 |
| ·压力变化时对排液的影响 | 第55-60页 |
| 第五章 自动排液系统现场工艺实验研究 | 第60-75页 |
| ·自动排液装置优化设计 | 第60-62页 |
| ·自动排液装置设计安装流程 | 第62-64页 |
| ·山二转、山三转的安装流程 | 第63页 |
| ·山一增安装流程 | 第63-64页 |
| ·实际现场试验研究 | 第64-68页 |
| ·山二转安装效果 | 第65-66页 |
| ·山一增安装效果 | 第66-68页 |
| ·山三转安装效果 | 第68页 |
| ·两种排液装置比较 | 第68页 |
| ·安装自动排液系统前后排放效果对比 | 第68-72页 |
| ·自动排液系统运行规范 | 第72-75页 |
| ·运行前的检查 | 第72页 |
| ·运行步骤 | 第72页 |
| ·设备正常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 第72页 |
| ·设备停机时的注意事项 | 第72页 |
| ·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 第72-73页 |
| ·伴生气排液装置的检修 | 第73页 |
| ·排液装置的维修管理 | 第73-75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 详细摘要 | 第80-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