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词表 | 第8-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实验研究 | 第10-3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0-11页 |
·实验动物 | 第10页 |
·药物及试剂 | 第10-11页 |
·实验仪器 | 第1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1-15页 |
·造模及给药 | 第11-13页 |
·实验分组 | 第11页 |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1-12页 |
·动物给药 | 第12-13页 |
·动物模型行为学观察 | 第13页 |
·标本采集 | 第13页 |
·指标测定 | 第13-15页 |
·鼻黏膜SP计数 | 第13-14页 |
·鼻黏膜TNF-α计数 | 第14页 |
·鼻黏膜Annexinl计数 | 第14页 |
·鼻黏膜VCAM-1计数 | 第14页 |
·血清中IgE含量测定 | 第14-15页 |
·血清中IL-4含量测定 | 第15页 |
·数据处理 | 第15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5-24页 |
·行为学评分结果 | 第15-16页 |
·鼻黏膜SP计数结果 | 第16-18页 |
·鼻黏膜TNF-α计数结果 | 第18-19页 |
·鼻黏膜Annexinl计数结果 | 第19-20页 |
·鼻黏膜VCAM-1计数结果 | 第20-22页 |
·血清中IgE浓度变化 | 第22页 |
·血清中IL-4浓度变化 | 第22-23页 |
·鼻中隔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23-24页 |
4. 讨论 | 第24-31页 |
·鼻炎通窍喷雾剂的组方依据 | 第24-26页 |
·处方来源 | 第24页 |
·组成 | 第24页 |
·功能主治 | 第24页 |
·方解 | 第24-25页 |
·现代药理研究 | 第25-26页 |
·鼻炎通窍喷雾剂作用机理探讨 | 第26-30页 |
·鼻炎通窍喷雾剂对AR豚鼠行为学改变机制探讨 | 第26-27页 |
·鼻炎通窍喷雾剂对AR豚鼠鼻黏膜中SP物质的机制探讨 | 第27页 |
·鼻炎通窍喷雾剂对AR豚鼠鼻黏膜中TNF-α的机制探讨 | 第27-28页 |
·鼻炎通窍喷雾剂对AR豚鼠鼻黏膜中Annexinl的机制探讨 | 第28-29页 |
·鼻炎通窍喷雾剂对AR豚鼠鼻黏膜中VCAM-1的机制探讨 | 第29页 |
·鼻炎通窍喷雾剂对AR豚鼠血清IgE影响的机制探讨 | 第29-30页 |
·鼻炎通窍喷雾剂对AR豚鼠血清IL-4影响的机制探讨 | 第30页 |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5. 结论 | 第31-32页 |
6. 问题与展望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综述 | 第36-48页 |
7. 祖国医学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 | 第36-41页 |
·病名的认识 | 第36页 |
·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36页 |
·肺脾肾三脏失调为其主要内因 | 第36页 |
·感受风寒之邪为其主要外因 | 第36-37页 |
·肺气虚弱,风寒外袭为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首要病机 | 第37页 |
·脾气虚弱,痰湿困阻为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另一病机 | 第37页 |
·肾元亏虚,无以温煦为过敏性鼻炎发病的重要病机 | 第37页 |
·肺经伏热,风邪外袭也为过敏性鼻炎发病的病机因素 | 第37页 |
·辨证分型 | 第37-38页 |
·所用方药 | 第38-39页 |
·经验治疗 | 第39-41页 |
·中药滴鼻治疗和雾化治疗 | 第39页 |
·针灸治疗 | 第39-40页 |
·穴位注射、穴位敷贴及穴位埋线疗法 | 第40-41页 |
·现代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 | 第41页 |
8. 西医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第41-45页 |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理 | 第41-42页 |
·过敏性鼻炎发病的相关因素 | 第42-43页 |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 第43-45页 |
·药物治疗 | 第43-44页 |
·免疫疗法 | 第44页 |
·手术治疗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件一 | 第48-50页 |
附图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