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20页 |
| ·世界祖母绿产地分布 | 第11-13页 |
| ·世界祖母绿矿床类型学特征 | 第13-16页 |
| ·祖母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赞比亚祖母绿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赞比亚祖母绿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0-21页 |
| ·论文工作量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赞比亚祖母绿开采历史及地质背景 | 第22-26页 |
| ·赞比亚祖母绿开采历史 | 第22页 |
| ·矿区地质概况 | 第22-26页 |
| ·地层和岩石岩性 | 第22-24页 |
| ·大地构造位置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赞比亚祖母绿的宝石学基本性质 | 第26-39页 |
| ·样品描述及常规宝石学基本性质测试 | 第26-30页 |
| ·显微镜下观察 | 第30-37页 |
| ·测试方法及测试条件 | 第30页 |
| ·测试结论分析及讨论 | 第30-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赞比亚祖母绿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39-47页 |
| ·电子探针 | 第39-44页 |
| ·测试方法及测试条件 | 第39页 |
| ·测试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39-44页 |
| ·X 射线荧光能谱仪实验 | 第44-46页 |
| ·测试方法及测试条件 | 第44页 |
| ·测试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赞比亚祖母绿的光谱特征 | 第47-59页 |
| ·红外光谱测试 | 第47-52页 |
| ·测试方法及测试条件 | 第47页 |
| ·测试结论分析及讨论 | 第47-52页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52-58页 |
| ·测试方法及测试条件 | 第52-53页 |
| ·测试结论分析及讨论 | 第53-57页 |
| ·赞比亚祖母绿与其他产地祖母绿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相比较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赞比亚祖母绿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 | 第59-75页 |
|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 第59-68页 |
| ·测试方法及测试条件 | 第59页 |
| ·测试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59-68页 |
|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第68-73页 |
| ·测试方法及测试条件 | 第68页 |
| ·测试结论分析及讨论 | 第68-73页 |
| ·小结 | 第73-75页 |
| 第七章 赞比亚祖母绿成矿模式初探 | 第75-82页 |
| ·成矿元素来源 | 第75-76页 |
| ·祖母绿形成温压条件 | 第76-77页 |
| ·矿床成矿时代 | 第77-78页 |
| ·矿床成因分析 | 第78-81页 |
| ·小结 | 第81-82页 |
| 结论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