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基于2003-2011年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1-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第13-16页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第一节 产业竞争力理论 | 第16-17页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第16-17页 |
二、新贸易理论 | 第17页 |
三、钻石模型理论 | 第17页 |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理论 | 第17-19页 |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18页 |
二、创新理论 | 第18页 |
三、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四、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19页 |
第三节 钻石模型理论 | 第19-22页 |
一、波特-钻石模型 | 第20页 |
二、九因素模型 | 第20页 |
三、金碚模型 | 第20-21页 |
四、模型评价 | 第21-22页 |
第四节 电信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 第22-24页 |
一、国外研究 | 第22页 |
二、国内研究 | 第22-24页 |
第五节 文献述评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中国电信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第一节 中国电信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 第26-29页 |
一、电信业的经济效益 | 第26-27页 |
二、电信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 第27-29页 |
第二节 中国电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 第29-36页 |
一、电信业务总量的区域差异 | 第29-31页 |
二、电话普及率的区域差异 | 第31-32页 |
三、电信业经济贡献率的区域差异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中国电信业区域竞争力评价 | 第36-58页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第36-38页 |
一、生产要素分析 | 第36页 |
二、需求条件分析 | 第36-37页 |
三、相关和支持产业分析 | 第37页 |
四、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分析 | 第37页 |
五、政府和机遇分析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8-41页 |
一、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38-39页 |
二、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1页 |
第三节 因子分析 | 第41-53页 |
一、方法介绍 | 第41-44页 |
二、模型运算 | 第44-53页 |
第四节 评估结果 | 第53-56页 |
一、综合因子得分 | 第53-54页 |
二、结果评估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中国电信业区域竞争力差异分析 | 第58-70页 |
第一节 中国电信业区域竞争力的聚类分析 | 第58-63页 |
一、方法介绍 | 第58-60页 |
二、聚类结果 | 第60-63页 |
第二节 中国电信业区域竞争力差异的收敛分析 | 第63-69页 |
一、收敛理论 | 第63页 |
二、收敛检验 | 第63-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附录 | 第78-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