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机械振动作用下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凝固组织及应力控制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8页
   ·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第14-16页
   ·激光熔覆技术及其应用第16-20页
     ·激光熔覆技术第16-18页
     ·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第18-19页
     ·激光熔覆亟待解决的问题第19-20页
   ·激光熔覆技术制备合金涂层的研究进展第20-33页
     ·激光熔覆合金涂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现状第23-27页
     ·激光熔覆应力场数值模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7-28页
     ·激光熔覆合金涂层裂纹成因的研究现状第28-29页
     ·激光熔覆合金涂层裂纹的控制方法第29-33页
   ·机械振动及其在工程研究领域的应用第33-3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35-36页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6-38页
第二章 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实验方案和性能表征方法第38-50页
   ·实验方案第38-46页
     ·实验系统第38-43页
     ·实验材料第43-44页
     ·工艺参数第44-46页
   ·组织分析及性能表征方法第46-50页
第三章 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应力场数值模拟第50-74页
   ·激光熔覆涂层应力场分析的理论依据第50-58页
     ·能量控制方程第50-51页
     ·基本热传导方式第51-53页
     ·模拟条件第53-54页
     ·激光的热量传递第54-55页
     ·激光熔覆中的力学准则第55-56页
     ·激光熔覆中的弹塑性第56-58页
   ·激光熔覆涂层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第58-61页
     ·激光熔覆涂层的热力耦合分析基础方程第58-59页
     ·激光熔覆涂层的应变和应力分析基础方程第59-61页
   ·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应力场数值模拟第61-72页
     ·激光熔覆镍基涂层的热力耦合场模拟流程第61-63页
     ·镍基合金涂层热物理性能参数的测试第63-65页
     ·镍基合金涂层力学性能参数的测试第65-68页
     ·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的热力耦合场分析第68-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四章 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凝固组织特征第74-96页
   ·快速凝固理论基础第74-80页
     ·快速凝固的动力学理论研究第74-76页
     ·快速凝固熔池中的枝晶生长第76-77页
     ·快速凝固的基础理论分析第77-79页
     ·激光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第79-80页
   ·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的凝固组织和机理分析第80-94页
     ·机械振动对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凝固组织及颗粒相分布影响第80-86页
     ·机械振动对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相结构的影响第86-91页
     ·机械振动对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凝固机理的影响第91-93页
     ·镍基合金涂层相组成和组织结构变化对裂纹敏感性的影响第93-94页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五章 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镍基涂层裂纹形成机理及应力控制第96-116页
   ·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的裂纹形成机理分析第96-106页
     ·机械振动下合金涂层的宏观形貌及开裂行为第96-101页
     ·机械振动下合金涂层的微观开裂行为第101-103页
     ·机械振动下合金涂层的开裂敏感性第103-105页
     ·镍基合金涂层中裂纹的形成机理第105-106页
   ·机械振动对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残余应力场的影响第106-114页
     ·材料表面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第106-107页
     ·X射线衍射法测定原理第107-109页
     ·X射线衍射法检测涂层及其周围的残余应力第109-113页
     ·残余应力数值模拟与测量结果分析第113-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六章 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的性能第116-124页
   ·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的耐蚀性能第116-118页
   ·机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的耐磨性能第118-123页
     ·机械振动下合金涂层的硬度分布第118-119页
     ·机械振动下合金涂层的耐磨性能第119-121页
     ·机械振动下合金涂层的磨损形貌第121-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4-130页
   ·结论第124-126页
   ·主要创新点第126页
   ·展望第126-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2页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42-146页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专利申请情况第146-148页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超高强度马氏体钢组织超细化控制技术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规则多孔铜的定向凝固制备技术及其孔隙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