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学视阈下古器物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论文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1-14页 |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6-17页 |
·研究重点 | 第16页 |
·研究难点 | 第16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古器物学的形成背景 | 第17-29页 |
·古器物学产生的背景 | 第17-22页 |
·金石学的铺垫 | 第17-18页 |
·公私收藏热潮 | 第18-21页 |
·近代考古学的传播 | 第21-22页 |
·古器物学概述 | 第22-25页 |
·古器物学的定义 | 第22-24页 |
·古器物学的研究范围 | 第24-25页 |
·古器物学与金石学、考古学之间的关系 | 第25-29页 |
·古器物学与金石学的关系 | 第25-27页 |
·古器物学与考古学的关系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古器物学研究的概况 | 第29-41页 |
·宋至近代古器物学研究的情况 | 第29-37页 |
·两宋时期古器物学研究 | 第29-32页 |
·元、明时期古器物学研究 | 第32-34页 |
·清代古器物学研究 | 第34-36页 |
·近代以来古器物学研究 | 第36-37页 |
·传统古器物学研究的体系与局限性 | 第37-41页 |
第四章 设计学视阈下的古器物学诠释 | 第41-64页 |
·古器物造型与功能的解构 | 第41-51页 |
·古器物造型的解构 | 第41-47页 |
·古器物功能的解构 | 第47-51页 |
·古器物装饰与意象的阐发 | 第51-57页 |
·古器物装饰纹样的象征内涵 | 第51-54页 |
·古器物装饰的艺术审美 | 第54-57页 |
·古器物特征与历史的对接 | 第57-64页 |
·从文字发展的角度,看青铜器铭文与历史的对接 | 第57-61页 |
·从古器物时代风貌,物说历史 | 第61-64页 |
第五章 古器物演进与设计及其关系 | 第64-76页 |
·设计因缘论 | 第64-68页 |
·人的需求与古器物形态 | 第64-65页 |
·地理环境与古器物选材 | 第65-66页 |
·中外文化交流与古器物装饰 | 第66-68页 |
·科技进步论 | 第68-72页 |
·材料的发现、发明与古器物种类的多样化 | 第68-69页 |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古器物功能拓展及艺术的提升 | 第69-72页 |
·人的发展论 | 第72-76页 |
·生活方式的变迁 | 第72-74页 |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第74-76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