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锻前感应加热数值模拟及电热特性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钢坯锻前加热概述 | 第11-12页 |
| ·感应加热技术发展状况 | 第12-15页 |
| ·感应加热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感应加热数值模拟的发展 | 第13-15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 第2章 感应加热数值计算基础 | 第19-31页 |
| ·感应加热基本原理 | 第19-22页 |
| ·电磁感应与涡流发热 | 第19-20页 |
| ·集肤效应与电流穿透深度 | 第20-21页 |
| ·邻近效应和圆环效应 | 第21-22页 |
| ·透入式加热和传导式加热 | 第22页 |
| ·电磁场有限元模型 | 第22-25页 |
| ·Maxwell方程组的微分形式 | 第22-24页 |
| ·边界条件 | 第24-25页 |
| ·ANSYS软件中的电磁场分析 | 第25页 |
| ·感应加热温度场数学模型 | 第25-28页 |
| ·含内热源的Fourier导热微分方程 | 第26页 |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26-27页 |
| ·ANSYS软件中的热分析 | 第27-28页 |
| ·ANSYS中耦合场分析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3章 感应加热磁—热耦合的ANSYS计算 | 第31-51页 |
| ·ANSYS软件典型的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31-32页 |
| ·模拟过程中几个关键问题的处理 | 第32-34页 |
| ·模拟计算中材料非线性问题的处理 | 第32页 |
| ·激励电流加载的处理 | 第32-33页 |
| ·加热过程中换热边界的处理 | 第33-34页 |
| ·感应加热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4-37页 |
| ·问题的描述与假设 | 第34-35页 |
| ·边界条件 | 第35-36页 |
| ·分析单元 | 第36页 |
| ·网格划分 | 第36-37页 |
| ·电磁—热耦合循环计算的实现 | 第37-39页 |
| ·模拟计算实例 | 第39-49页 |
| ·工艺参数 | 第39-42页 |
| ·计算参数 | 第42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2-47页 |
| ·温度分布的验证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4章 棒材锻前感应加热电热特性分析 | 第51-63页 |
| ·感应加热的效率 | 第51-53页 |
| ·频率对加热效率的影响 | 第53-56页 |
| ·电流密度对加热效率的影响 | 第56-60页 |
| ·加热效率随时间的变化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