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1-2-1 轮组式 | 第9-10页 |
1-2-2 履带式 | 第10-11页 |
1-2-3 腿式结构 | 第11页 |
1-2-4 复合式 | 第11-12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概念设计理论和方法 | 第13-21页 |
§2-1 引言 | 第13页 |
§2-2 设计理论及方法概述 | 第13-16页 |
2-2-1 公理设计方法 | 第13-15页 |
2-2-2 产品设计 7D 规划法及 1+3+X 综合设计法 | 第15-16页 |
2-2-3 质量功能配置 | 第16页 |
§2-3 通口本体概念设计方法 | 第16-20页 |
2-3-1 通口的定义 | 第17-18页 |
2-3-2 本体的定义 | 第18-19页 |
2-3-3 通口本体概念设计过程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基于通口本体的位姿调节机构的方案产生及评价 | 第21-36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通口本体的设计过程 | 第21-26页 |
3-2-1 用户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3-2-2 通口的运用 | 第22-24页 |
3-2-3 确定相关方案 | 第24-26页 |
§3-3 基于通口本体的轮腿式轮椅座椅位姿调节机构方案设计 | 第26-32页 |
3-3-1 基于轮腿式轮椅座椅位姿调节机构的用户需求功能分析 | 第26-27页 |
3-3-2 基于轮腿式轮椅座椅位姿机构通口本体的形成 | 第27-28页 |
3-3-3 基于轮腿式轮椅座椅位姿机构方案的形成 | 第28-32页 |
§3-4 方案评价 | 第32-35页 |
3-4-1 指标权衡分析法 | 第32-33页 |
3-4-2 爬楼梯轮椅座椅位姿调节机构方案评价 | 第33-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轮腿式轮椅座椅位姿构形设计 | 第36-42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轮椅座椅位姿机构构形设计 | 第36-40页 |
4-2-1 轮椅座椅位姿机构构形设计 | 第36-40页 |
§4-3 轮腿式轮椅位姿调节过程简介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座椅位姿机构的优化及运动分析 | 第42-55页 |
§5-1 引言 | 第42-43页 |
§5-2 座椅位姿机构的优化 | 第43-48页 |
5-2-1 爬楼梯机构的各轮轨迹 | 第43页 |
5-2-2 楼梯运动过程位姿机构的优化 | 第43-48页 |
§5-3 座椅位姿机构的运动分析 | 第48-54页 |
5-3-1 位姿调节机构的运动分析 | 第48-51页 |
5-3-2 位姿调节机构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6-1 结论 | 第55页 |
§6-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