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方案、准备采用的措施和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2 雕塑材料的历史发展脉络 | 第12-19页 |
·原始时期雕塑材料的概述 | 第12-14页 |
·古代时期雕塑材料的概述 | 第14-17页 |
·现当代时期雕塑材料的概述 | 第17-19页 |
3 关于材料和雕塑艺术的思考 | 第19-39页 |
·不同雕塑材料的特性 | 第19-24页 |
·雕塑艺术语言的多样性 | 第24-26页 |
·雕塑艺术语言的形体语言 | 第24-25页 |
·雕塑艺术语言的空间语言 | 第25页 |
·雕塑艺术语言的材质语言 | 第25-26页 |
·雕塑艺术语言的加工制作语言 | 第26页 |
·新形式中的材料 | 第26-33页 |
·拾来的材料 | 第26-29页 |
·大地艺术雕塑 | 第29-30页 |
·极少主义雕塑 | 第30-31页 |
·活动的雕塑 | 第31-32页 |
·生态雕塑 | 第32-33页 |
·包裹艺术 | 第33页 |
·材料在雕塑中的作用和影响 | 第33-37页 |
·传统雕塑材料在雕塑艺术中的作用和影响 | 第34-35页 |
·新材料在雕塑艺术中的作用和影响 | 第35-36页 |
·材料的反其道而行 | 第36-37页 |
·观念作为“材料”在雕塑中的作用和影响 | 第37-39页 |
4 雕塑中特殊的材料—环境 | 第39-52页 |
·环境作为“材料”在雕塑中的作用和影响 | 第39页 |
·雕塑环境中的客观环境 | 第39-41页 |
·雕塑环境中的人文环境 | 第41页 |
·对于雕塑《古风新韵》《蝶舞繁花》和《蝶舞欢歌》的调研 | 第41-52页 |
·《古风新韵》的雕塑环境的调研 | 第41-45页 |
·《古风新韵》的客观环境 | 第41-44页 |
·《古风新韵》的人文环境 | 第44-45页 |
·《蝶舞繁花》和《蝶舞欢歌》的雕塑环境调研 | 第45-52页 |
·《蝶舞繁花》和《蝶舞欢歌》的客观环境调研 | 第47-51页 |
·《蝶舞繁花》和《蝶舞欢歌》的人文环境调研 | 第51-52页 |
5 雕塑艺术中材料的审美价值 | 第52-60页 |
·材料赋予雕塑的灵魂 | 第52-53页 |
·雕塑造型与材料 | 第53-55页 |
·雕塑材料的美感——肌理的表现 | 第55-57页 |
·雕塑材料的美感——质感的表现 | 第57-60页 |
6 关于雕塑材料未来的展望 | 第60-63页 |
·高科技与雕塑材料 | 第60-61页 |
·高科技时代下的加工工艺 | 第60-61页 |
·高科技时代下的雕塑材料 | 第61页 |
·对于雕塑材料的展望 | 第61-63页 |
7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附录 1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66-67页 |
附录 2 图表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