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巴岭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程度及现状 | 第9-10页 |
·工作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2-15页 |
·区域地层 | 第13页 |
·区域构造 | 第13页 |
·区域岩浆岩 | 第13-15页 |
第三章 成矿地质背景 | 第15-21页 |
·地层 | 第15-16页 |
·长城系高于庄组一段 | 第15页 |
·蓟县系雾迷山组 | 第15-16页 |
·蓟县系铁岭组 | 第16页 |
·青白口系下马岭组 | 第16页 |
·古生界寒武系府君山—馒头组 | 第16页 |
·新生界第四系 | 第16页 |
·矿区构造 | 第16-18页 |
·断裂 | 第16-18页 |
·褶皱 | 第18页 |
·矿区岩浆岩 | 第18-21页 |
·深成侵入岩 | 第18-20页 |
·脉岩 | 第20-21页 |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1-37页 |
·矿体的基本特征 | 第22-27页 |
·主要矿石类型 | 第27页 |
·氧化矿石 | 第27页 |
·原生矿石 | 第27页 |
·矿物组合特征 | 第27-29页 |
·矿石结构 | 第27-28页 |
·矿石构造 | 第28-29页 |
·围岩蚀变与成矿 | 第29-32页 |
·矽卡岩化 | 第29-30页 |
·蛇纹石化 | 第30-31页 |
·大理岩化 | 第31页 |
·绿泥石化 | 第31页 |
·绢云母化 | 第31页 |
·硅化 | 第31页 |
·滑石化 | 第31页 |
·重晶石化 | 第31-32页 |
·黄铁矿化 | 第32页 |
·矿物生成阶段及共生组合 | 第32-35页 |
·矿物生成阶段 | 第33-35页 |
·矿物共生组合 | 第35页 |
·矿化分带 | 第35页 |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第35-37页 |
第五章 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 | 第37-49页 |
·矿床形成时限 | 第37-40页 |
·地质依据 | 第37页 |
·同位素年龄依据 | 第37-40页 |
·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第40-49页 |
·硫同位素特征 | 第40-41页 |
·铅同位素特征 | 第41-43页 |
·氢、氧、硅同位素 | 第43-46页 |
·氦氩同位素特征 | 第46-49页 |
第六章 矿床成因机理探讨 | 第49-52页 |
·深部矿质上侵动力学机制及成矿模式 | 第49页 |
·深部矿质上侵动力学机制探讨 | 第49-50页 |
·成矿模式 | 第50-5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介 | 第5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