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形状模型的人脸识别算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人脸识别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人脸识别算法评测 | 第11页 |
·研究的内容和论文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主动形状模型ASM | 第13-27页 |
·样本训练阶段 | 第13-17页 |
·模型建立阶段 | 第17-20页 |
·建立全局形状模型 | 第17-19页 |
·建立局部灰度模型 | 第19-20页 |
·匹配搜索过程 | 第20-23页 |
·估计初始形状 | 第20-22页 |
·人脸轮廓搜索 | 第22-23页 |
·ASM算法的改进 | 第23-26页 |
·针对全局形状模型的改进 | 第23-25页 |
·针对局部灰度模型的改进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GABOR小波介绍 | 第27-32页 |
·GABOR变换 | 第27页 |
·一维GABOR小波变换 | 第27-29页 |
·二维GABOR小波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SIFT算法研究 | 第32-48页 |
·尺度空间极值提取 | 第33-38页 |
·尺度空间理论 | 第33-34页 |
·图像的高斯模糊 | 第34-36页 |
·构建尺度空间 | 第36-38页 |
·检测并筛选关键特征点 | 第38-40页 |
·确定特征点方向 | 第40-42页 |
·生成特征描述符 | 第42-44页 |
·实验结果 | 第44-45页 |
·SIFT特征匹配算法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改进的特征搜索匹配 | 第48-54页 |
·关键点的特征提取 | 第48-49页 |
·基于Gabor小波的特征提取 | 第48-49页 |
·基于SIFT算法的特征提取 | 第49页 |
·人眼位置精确定位 | 第49-53页 |
·基于Gabor变换的人眼定位 | 第50-51页 |
·基于SIFT特征的人眼定位 | 第51-53页 |
·基于SIFT特征的脸部轮廓搜索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