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2-29页 |
| ·热电材料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热电效应基本原理 | 第13-17页 |
| ·Seebeck效应 | 第13-14页 |
| ·Peltier效应 | 第14-15页 |
| ·Thomson效应 | 第15-17页 |
| ·影响热电材料性能的物理参数 | 第17-20页 |
| ·Seebeck系数 | 第17-18页 |
| ·电导率 | 第18-19页 |
| ·热导率 | 第19-20页 |
| ·提高热电材料性能的途径 | 第20-24页 |
| ·Cu_2Se化合物热电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 ·Cu_2Se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25-26页 |
| ·Cu_2Se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6页 |
| ·Cu_2Se化合物的电学性能研究 | 第26-28页 |
|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备 | 第29-40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29-32页 |
| ·熔融淬火法合成样品 | 第29-30页 |
|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块体材料 | 第30-32页 |
| ·样品的表征和性能测试 | 第32-40页 |
| ·块体材料密度的测量 | 第32页 |
| ·材料物相分析 | 第32-33页 |
| ·微观结构分析 | 第33页 |
| ·电导率与Seebeck系数测试原理及设备 | 第33-36页 |
| ·Hall系数的测试原理及设备 | 第36-38页 |
| ·热导率的测试原理及设备 | 第38-40页 |
| 第3章 Cu含量变化对Cu_2Se基化合物的相转变及热电性能影响 | 第40-60页 |
| ·引言 | 第40-41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41-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9页 |
| ·Cu_(2-x)Se(0≤x≤0.25)化合物的相转变及热电性能 | 第42-51页 |
| ·相组成分析 | 第42-44页 |
| ·微结构分析 | 第44-45页 |
| ·电传输性能 | 第45-51页 |
| ·Cu_(2+x)Se(0≤x≤0.04)化合物的相转变及热电性能 | 第51-59页 |
| ·相组成分析 | 第51-53页 |
| ·热电传输性能 | 第53-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4章 S掺杂对Cu_(2.04)Se化合物的热电传输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60-77页 |
| ·S掺杂Cu_(2.04)Se化合物的热电性能 | 第60-69页 |
| ·引言 | 第60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60-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9页 |
| ·相组成分析 | 第61-62页 |
| ·热电传输性能 | 第62-69页 |
| ·Cu_(2.04)Se_(0.97)S_(0.03)化合物稳定性研究 | 第69-76页 |
| ·循环测试对Cu_(2.04)Se_(0.97)S_(0.03)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 第69-71页 |
| ·退火工艺对Cu_(2.04)Se_(0.97)S_(0.03)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 第71-76页 |
| ·引言 | 第71页 |
| ·相组成 | 第71-72页 |
| ·微结构 | 第72-73页 |
| ·热电传输性能 | 第73-76页 |
| ·小结 | 第76-77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