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TabZIP基因小黑杨的获得及抗逆性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9-13页 |
| ·植物非生物胁迫因子 | 第9-10页 |
| ·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0-13页 |
| ·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逆境胁迫相关的渗透调节因子 | 第14-15页 |
| ·参与逆境胁迫的相关蛋白 | 第15页 |
| ·逆境胁迫的信号转导 | 第15-16页 |
| ·逆境胁迫的转录因子调控 | 第16-17页 |
| ·bZIP类转录因子 | 第17-18页 |
| ·bZIP蛋白的结构特点 | 第17-18页 |
| ·bZIP蛋白调节机制及功能 | 第18页 |
| ·实验目的意义 | 第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2 小黑杨的遗传转化条件的探索 | 第20-26页 |
| ·材料 | 第20页 |
| ·材料 | 第20页 |
| ·试剂及培养基 | 第20页 |
| ·方法 | 第20-21页 |
| ·小黑杨叶片分化体系的探索 | 第20页 |
| ·选择剂抗生素及抑菌剂的确定 | 第20-21页 |
| ·不同处理条件对小黑杨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2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小黑杨叶片分化的影响 | 第21-23页 |
| ·选择剂及抑菌剂抗生素的确定 | 第23-25页 |
| ·不同处理条件对侵染叶片愈伤诱导的影响 | 第25-26页 |
| 3 转基因小黑杨的获得及分子检测 | 第26-30页 |
| ·材料 | 第26页 |
| ·方法 | 第26-28页 |
| ·转基因小黑杨的遗传转化 | 第26-27页 |
| ·转基因小黑杨的分子检测 | 第27-28页 |
| ·结果 | 第28-30页 |
| ·转基因小黑杨的获得 | 第28页 |
| ·转基因小黑杨的分子检测 | 第28-30页 |
| 4 转TabZIP小黑杨的抗逆性比较 | 第30-44页 |
| ·材料 | 第30页 |
| ·方法 | 第30-32页 |
| ·盐、重金属及干旱胁迫浓度的确定 | 第30-31页 |
| ·转TabZIP小黑杨组培苗的抗逆性比较 | 第31-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44页 |
| ·盐、重金属及干旱胁迫浓度的确定 | 第32-36页 |
| ·转TabZIP小黑杨组培苗的抗逆性比较 | 第36-44页 |
| 5 讨论 | 第44-45页 |
| 6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附录 | 第51-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