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蛇莓化学成分的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植物中的常见化学成分 | 第11-13页 |
| ·生物碱类成分 | 第11页 |
| ·甙类成分 | 第11-12页 |
| ·有机酸类成分 | 第12页 |
| ·黄酮类成分 | 第12页 |
| ·萜类成分 | 第12-13页 |
| ·植物色素类 | 第13页 |
| ·植物蛇莓的化学成分 | 第13-18页 |
| ·三萜类 | 第14-15页 |
| ·酚酸、酚酸酯类成分 | 第15页 |
| ·鞣质成分 | 第15-16页 |
| ·生育酚类成分 | 第16页 |
| ·黄酮类成分 | 第16页 |
| ·有机酸类成分 | 第16页 |
| ·糖类成分 | 第16-17页 |
| ·其他成分 | 第17-18页 |
| ·蛇莓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第18-19页 |
| ·抗肿瘤作用 | 第18页 |
| ·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 第18页 |
| ·抗氧化作用 | 第18页 |
| ·抑菌作用 | 第18页 |
| ·降压作用 | 第18-19页 |
| ·子宫兴奋(收缩)作用 | 第19页 |
| ·抗诱变作用 | 第19页 |
| ·提高免疫调节作用 | 第19页 |
| ·毒虫伤及蜂类蜇伤的治疗 | 第19页 |
| ·植物蛇莓的生物活性 | 第19-20页 |
|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 第19-20页 |
|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 第20页 |
|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29页 |
| ·仪器与材料 | 第22-23页 |
| ·仪器 | 第22页 |
| ·其他材料 | 第22-23页 |
| ·蛇莓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 第23-28页 |
| ·提取 | 第23页 |
| ·分离 | 第23-25页 |
| ·二氯甲烷萃取物的分离 | 第23-25页 |
| ·酸乙酯萃取物的分离 | 第25页 |
| ·化合物的波谱性质 | 第25-28页 |
| ·化合物1的波谱数据 | 第25页 |
| ·化合物2的波谱数据 | 第25-26页 |
| ·化合物3的波谱数据 | 第26页 |
| ·化合物4的波谱数据 | 第26-27页 |
| ·化合物5的波谱数据 | 第27页 |
| ·化合物6的波谱数据 | 第27页 |
| ·化合物7的波谱数据 | 第27-28页 |
| ·生物活性实验 | 第28-29页 |
|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 第28页 |
|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实验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9-37页 |
| ·植物蛇莓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第29-35页 |
| ·化合物1的结构鉴定 | 第29页 |
| ·化合物2的结构鉴定 | 第29-30页 |
| ·化合物3的结构鉴定 | 第30-31页 |
| ·化合物4的结构鉴定 | 第31-32页 |
| ·化合物5的结构鉴定 | 第32-33页 |
| ·化合物6的结构鉴定 | 第33页 |
| ·化合物7的结构鉴定 | 第33-35页 |
| ·生物活性实验结果 | 第35-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 附录A | 第42-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