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章 岳珂生平及著述研究 | 第13-31页 |
第一节 岳珂生平考 | 第13-21页 |
一、幼年丧父,屡试不第:自宋孝宗淳熙十年到宋宁宗嘉泰三年 | 第13-15页 |
二、初入仕林,辞官归乡:自宋宁宗嘉泰三年到宋宁宗嘉定四年 | 第15-17页 |
三、就任京都,屡易官职:自宋宁宗嘉定四年到宋宁宗嘉定十二年 | 第17-18页 |
四、持节淮东,官运亨通:自宋宁宗嘉定十二年到宋理宗绍定六年 | 第18-19页 |
五、宦海沉浮,晚岁飘零:自宋理宗绍定六年以后 | 第19-21页 |
附:岳珂贪污辩 | 第21-25页 |
第二节 岳珂著述简论 | 第25-31页 |
第二章 岳珂诗歌研究 | 第31-62页 |
第一节 《玉楮集》题材及艺术特色研究 | 第31-52页 |
一、《玉楮集》题材研究 | 第31-45页 |
二、《玉楮集》艺术特色研究 | 第45-52页 |
第二节 《棠湖诗稿》题材及艺术特色研究 | 第52-62页 |
一、《棠湖诗稿》题材研究 | 第52-58页 |
二、《棠湖诗稿》艺术特色研究 | 第58-62页 |
第三章 岳珂诗歌的诗学渊源、诗学思想倾向及其成因 | 第62-87页 |
第一节 岳珂诗歌的诗学渊源 | 第62-75页 |
一、上古至战国时期文学—诗经 | 第62-64页 |
二、秦汉时期文学—汉乐府 | 第64-65页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建安曹操、曹植、东晋陶渊明 | 第65-69页 |
四、隋唐五代时期文学—王维、杜甫 | 第69-72页 |
五、宋代时期文学—苏轼、辛弃疾 | 第72-75页 |
第二节 岳珂诗歌的诗学思想倾向 | 第75-80页 |
一、推崇陶渊明,承袭汉魏六朝诗风 | 第75-77页 |
二、兼法唐、宋 | 第77-78页 |
三、直陈时事,深得儒家“诗教观” | 第78-80页 |
第三节 岳珂诗歌诗学思想倾向的成因 | 第80-87页 |
一、人生际遇 | 第80-82页 |
二、文学交游 | 第82-85页 |
三、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影响 | 第85-87页 |
第四章 岳珂诗集的版本流传及岳珂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 第87-95页 |
第一节 《玉楮集》和《棠湖诗稿》的版本流传 | 第87-89页 |
一、《玉楮集》的版本流传 | 第87-88页 |
二、《棠湖诗稿》的版本流传 | 第88-89页 |
第二节 岳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 第89-95页 |
一、岳珂的文学史定位 | 第89-92页 |
二、岳珂在后世的影响 | 第92-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