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引言 | 第10-20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4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三)本文研究框架、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 本文的基本框架、内容 | 第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3. 本文的难点与创新 | 第19-20页 |
二、全球化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 第20-27页 |
(一)全球化与大国崛起 | 第20-23页 |
1. 崛起的涵义 | 第20页 |
2. 全球化的特性 | 第20-22页 |
3. 全球化的特性对大国崛起的影响 | 第22-23页 |
(二)全球化下中国的和平崛起 | 第23-27页 |
1. 可能性的理论分析 | 第23-24页 |
2. 可能性的现实条件 | 第24-25页 |
3. 中国和平崛起的本质 | 第25-27页 |
三、和平崛起与软实力的关联 | 第27-33页 |
(一)软实力的涵义、特点 | 第27-28页 |
1. 软实力的涵义 | 第27页 |
2. 软实力的特点 | 第27-28页 |
(二)全球化下和平崛起中的软实力 | 第28-33页 |
1. 大国崛起需要软实力 | 第28-29页 |
2. 全球化背景下的和平崛起需要软实力 | 第29-33页 |
四、中国软实力现状分析 | 第33-41页 |
(一)中国拥有的软实力资源 | 第33-36页 |
1. 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 | 第33-34页 |
2. 在艰难中适应挑战的变革能力 | 第34页 |
3. “中国模式”的成果,改变了西方模式唯一化的格局 | 第34-35页 |
4. 正面的国家形象和稳定灵活的外交政策 | 第35-36页 |
(二)中国软实力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36-41页 |
1. 和经济发展方式相联系的民生方面的隐忧 | 第36-37页 |
2. 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间存在着剪刀差 | 第37-38页 |
3. 教育的失误及人才的流失 | 第38页 |
4. 腐败现象接踵不断,影响中国精英阶层的形象 | 第38-39页 |
5. 国力的发展与国际机构中的身份安排不相称 | 第39-41页 |
五、中国和平崛起的软实力提升的展望 | 第41-46页 |
(一)在硬实力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对软实力的理解 | 第41-42页 |
(二)提升教育,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 第42页 |
(三)提升社会人文发展质量,推进“法治中国”的发展 | 第42-43页 |
(四)提升廉洁政府的国内形象及制度建设,以政务诚信推动社会诚信 | 第43-44页 |
(五)提升参与国际制度制定、修定的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研究生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