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 ·马铃薯及其种植现状 | 第14页 |
| ·马铃薯连作障碍问题 | 第14页 |
| ·马铃薯连作障碍原因 | 第14-16页 |
| ·土壤养分失衡 | 第15页 |
| ·土壤微生物区系异常 | 第15页 |
| ·自毒物质积累 | 第15-16页 |
| ·几种常见马铃薯土传真菌病害 | 第16-18页 |
| ·马铃薯黑痣病及防治措施 | 第16-17页 |
| ·马铃薯干腐病及防治措施 | 第17-18页 |
| ·马铃薯黄萎病 | 第18页 |
| ·马铃薯土传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 | 第18-22页 |
| ·生防细菌 | 第19页 |
| ·生防真菌 | 第19-20页 |
| ·生防放线菌 | 第20页 |
| ·生防菌防治机理 | 第20-22页 |
|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连作马铃薯健康生长的微生态机制 | 第25-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 ·材料 | 第25-26页 |
| ·方法 | 第26-27页 |
| ·结果计算 | 第27页 |
|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 ·马铃薯健株、病株根区土壤养分 | 第28-29页 |
| ·马铃薯健、病株根区土壤放线菌数量 | 第29-30页 |
| ·连作马铃薯根区土壤放线菌拮抗潜势 | 第30-31页 |
| ·马铃薯健、病株根区土壤优势放线菌 | 第31-34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4-36页 |
| 第三章 马铃薯连作土壤拮抗放线菌研究 | 第36-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 ·材料 | 第36-37页 |
| ·方法 | 第37-38页 |
| ·结果计算 | 第38页 |
|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 ·连作马铃薯健、病株根区及根外土壤中的拮抗性放线菌 | 第38页 |
| ·马铃薯连作土壤放线菌的拮抗性及抗性较强拮抗菌来源 | 第38-39页 |
| ·19 株拮抗放线菌对马铃薯土传病害病原真菌的拮抗性及抗菌谱 | 第39-42页 |
| ·3 株高活性拮抗放线菌鉴定 | 第42-43页 |
| ·拮抗放线菌 G5 孢子粉对马铃薯植株生长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马铃薯土传病原真菌拮抗放线菌筛选及促生作用研究 | 第46-5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 ·材料 | 第46-47页 |
| ·方法 | 第47页 |
| ·结果计算 | 第47-48页 |
| ·数据处理 | 第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 ·拮抗性放线菌筛选 | 第48-49页 |
| ·6 株强拮抗放线菌与 3 株马铃薯土传病原真菌菌丝相互作用 | 第49-50页 |
| ·9 株强拮抗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抑菌活性 | 第50-51页 |
| ·9 株强拮抗放线菌发酵液的促生作用 | 第51-53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放线菌剂对盆栽马铃薯的促生作用及抗逆性 | 第54-5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5页 |
| ·材料 | 第54页 |
| ·方法 | 第54-55页 |
| ·数据处理 | 第5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 ·放线菌剂的促生作用 | 第55-56页 |
| ·菌剂对马铃薯植株光合速率及抗逆性的影响 | 第56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放线菌剂对马铃薯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58-6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 ·材料 | 第58页 |
| ·方法 | 第58-59页 |
| ·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 | 第5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 ·菌剂对马铃薯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 ·菌剂对马铃薯根区土壤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第60页 |
| ·菌剂对马铃薯根区土壤优势菌的影响 | 第60-61页 |
| ·优势菌鉴定 | 第61-63页 |
| ·生防菌在马铃薯根区土壤的定殖 | 第63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63-65页 |
| 第七章 灰黄青霉 CF3 的抗病促生作用及抗逆性 | 第65-7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8页 |
| ·材料 | 第65-66页 |
| ·方法 | 第66-6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2页 |
| ·CF3 发酵液对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及溶解的影响 | 第68-69页 |
| ·CF3 发酵液对立枯丝核菌微菌核形成的影响 | 第69页 |
| ·CF3 发酵液的促生活性 | 第69-70页 |
| ·CF3 孢子粉对马铃薯的促生作用及对抗逆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 ·CF3 固态发酵产物孢子数量 | 第71-72页 |
| ·讨论 | 第72-74页 |
| 第八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第74-77页 |
| ·试验结论 | 第74-75页 |
| ·试验创新 | 第75页 |
| ·试验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 致谢 | 第84-86页 |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