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地区反贫困开发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反贫困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反贫困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5页 |
·国外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13页 |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反贫困的界定及理论综述 | 第17-21页 |
·贫困的界定 | 第17-18页 |
·贫困的概念 | 第17页 |
·贫困的内涵 | 第17-18页 |
·反贫困的释义 | 第18-19页 |
·反贫困概念的界定 | 第18页 |
·反贫困的表述与内涵 | 第18-19页 |
·区域反贫困的理论借鉴 | 第19-21页 |
·区域发展理论 | 第1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新疆南疆贫困现状及形成机理 | 第21-33页 |
·南疆地区贫困现状 | 第21-24页 |
·南疆区域自然现状 | 第21页 |
·社会经济结构现状 | 第21-23页 |
·人口与素质状况 | 第23-24页 |
·南疆地区贫困特点 | 第24-25页 |
·贫困人口区域性集中分布 | 第24-25页 |
·贫困人口集中程度与地区经济状况成反比关系 | 第25页 |
·贫困人口集中程度与受教育水平成反比关系 | 第25页 |
·南疆贫困形成机理 | 第25-33页 |
·自然环境因素 | 第26-30页 |
·经济环境因素 | 第30-31页 |
·个体因素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新疆南疆地区反贫困的主要模式评析 | 第33-42页 |
·南地区疆反贫困的主要模式 | 第34-39页 |
·整村推进模式 | 第34-35页 |
·产业化扶贫开发模式 | 第35页 |
·科技教育扶贫模式 | 第35-37页 |
·以工代赈扶贫开发模式 | 第37-38页 |
·异地搬迁扶贫开发模式 | 第38页 |
·社会帮扶扶贫开发模式 | 第38-39页 |
·南疆地区反贫困政策效果分析 | 第39-42页 |
·整村推进模式分析 | 第39页 |
·产业化扶贫模式分析 | 第39-40页 |
·科技教育扶贫模式分析 | 第40页 |
·以工代赈模式分析 | 第40-41页 |
·异地搬迁模式分析 | 第41页 |
·社会帮扶模式分析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新阶段新疆南疆反贫困开发模式的建议 | 第42-46页 |
·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 | 第42页 |
·反贫困的模式选择 | 第42-46页 |
·积极推进集中连片整体扶贫开发新模式 | 第42-43页 |
·继续深化产业扶贫 | 第43页 |
·推进职业教育反贫困 | 第43-44页 |
·制定人口数量适度增长的人口战略 | 第44页 |
·进一步加大对口援疆力度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