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电气化铁路论文--供电论文--供电技术论文

铁路电能质量控制系统多目标优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10页
    1.3 牵引供电系统简介第10-11页
    1.4 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问题形成原因及危害第11-14页
        1.4.1 负序电流问题第11-12页
        1.4.2 谐波与无功问题第12-14页
    1.5 补偿装置第14-16页
    1.6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及结构第16-18页
第2章 铁路电能质量控制系统补偿原理及数学模型第18-31页
    2.1 铁路电能质量控制系统拓扑结构第18-19页
    2.2 铁路电能质量控制系统补偿原理第19-23页
        2.2.1 完全补偿原理第19-22页
        2.2.2 优化补偿原理第22-23页
    2.3 铁路电能质量控制系统多目标优化原理及数学模型第23-30页
        2.3.1 负载有功电流不平衡度第23-24页
        2.3.2 RPQMS有功功率转移度第24-25页
        2.3.3 多目标优化目标函数表达式第25-28页
        2.3.4 多目标优化约束条件第28-30页
        2.3.6 电能质量控制系统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第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铁路电能质量控制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第31-47页
    3.1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第31-34页
    3.2 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第34-38页
        3.2.1 惯性权重自适应第34-35页
        3.2.2 基于密度距离的Pareto前沿知识库更新机制第35-37页
        3.2.3 基于满意度的最优折衷解第37-38页
        3.2.4 电能质量控制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流程第38页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8-45页
        3.3.1 算例分析第38-40页
        3.3.2 仿真分析第40-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铁路电能质量控制系统多目标优化GUI设计第47-54页
    4.1 软件架构第47页
    4.2 软件运行第47-48页
    4.3 GUI设计第48-53页
        4.3.1 完全补偿GUI界面第49-51页
        4.3.2 优化补偿GUI界面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54-55页
    5.1 全文工作总结第54页
    5.2 后期工作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部欠发达地区异地扶贫研究--以浙江省江山市为例
下一篇:政策驱动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变化模拟分析--基于CLUE-S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