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大穗型水稻品种穗部结构特征及其结实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2页
1 前言第12-18页
   ·水稻穗型的划分第12页
   ·大穗育种模式第12-13页
   ·大穗形成机理第13-14页
   ·大穗结实第14-17页
     ·大穗结实与籽粒位置及穗部结构的关系第14页
     ·大穗结实与节间维管束和枝梗维管束的关系第14-15页
     ·大穗结实与库活性的关系第15-16页
     ·大穗结实与茎鞘储藏物质及光合同化物的关系第16-17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2 大穗型水稻品种穗部结构特征分析第18-25页
   ·材料与方法第18页
     ·田间设计与材料培育第18页
     ·样品采集与测定第18页
     ·数据分析第18页
   ·结果与分析第18-22页
     ·供试品种的穗部结构特征第18-20页
     ·品种穗部结构与结实的关系第20-21页
     ·根据穗部结构与结实的关系对品种类型的划分第21-22页
   ·讨论第22-24页
   ·小结第24-25页
3 施氮量对不同穗型结构的大穗水稻穗部性状特征及结实的影响第25-49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材料培养及田间设计第25页
     ·穗部结构及结实性能的测定第25页
     ·灌浆动态的测定第25-26页
     ·节间维管束性状及枝梗维管束性状的测定第26页
     ·茎鞘干物质积累量及NSC的测定第26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46页
     ·不同氮肥水平下整穗结构特征及结实性能的品种间比较第26-28页
     ·不同氮肥水平下穗不同部位结构特征及结实性能的品种间比较第28-30页
     ·各品种整穗结构特征及结实性能的不同氮肥水平间比较第30-32页
     ·各品种穗不同部位结构特征及结实性能的不同氮肥水平间比较第32-38页
     ·不同氮肥水平下各品种一、二次枝梗及整穗的籽粒灌浆动态第38-40页
     ·不同氮肥水平下节间维管束性状的品种间比较第40页
       ·各品种节间维管束的不同氮肥水平间比较第40-41页
     ·不同氮肥水平下穗各部枝梗维管束性状的品种间比较第41-42页
     ·各品种穗不同部位枝梗维管束性状的氮肥水平间比较第42-44页
     ·不同氮肥水平下茎鞘NSC含量及干物质量的品种间比较第44-45页
     ·各品种茎鞘NSC含量及干物质量的不同氮肥水平间比较第45-46页
   ·讨论第46-48页
     ·氮肥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穗部性状及结实的影响第46页
     ·氮肥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第46-47页
     ·氮肥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维管束组织的影响第47页
     ·氮肥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茎鞘NSC和干物质积累量及运转的影响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4 遮光对不同穗型结构的大穗水稻穗部性状特征及结实的影响第49-65页
   ·材料与方法第49-50页
     ·材料培养及田间设计第49页
     ·穗部结构及结实性能的测定第49页
     ·灌浆动态的测定第49页
     ·节间维管束性状及枝梗维管束性状的测定第49页
     ·茎鞘干物质积累量及NSC的测定第49页
     ·花粉活力的测定第49-50页
     ·数据处理第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63页
     ·各品种整穗结构特征及结实性能的分析第50-52页
     ·各品种穗不同部位结构特征及结实性能的分析第52-56页
     ·各品种一、二次枝梗及整穗灌浆动态第56-58页
     ·各品种节间维管束性状的分析第58页
     ·各品种枝梗维管束性状的分析第58-61页
     ·各品种茎鞘干物质含量及NSC含量的分析第61-62页
     ·各品种花粉活力的分析第62-63页
   ·讨论第63-64页
     ·遮光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穗部性状及结实的影响第63页
     ·遮光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籽粒灌浆性能的影响第63页
     ·遮光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维管束组织的影响第63-64页
     ·遮光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茎鞘NSC和干物质积累量及其运转的影响第64页
     ·遮光对不同穗部结构大穗水稻花粉活力的影响第64页
   ·小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采后木薯块根贮存能力及蛋白质组学分析
下一篇:华南木薯(SC8)叶绿体遗传转化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