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第8-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1-27页 |
·材料 | 第11-13页 |
·菌株来源 | 第11页 |
·主要仪器 | 第11-12页 |
·主要试剂 | 第12-13页 |
·方法 | 第13-27页 |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13-14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14-18页 |
·药敏试验 | 第18页 |
·耐药基因 PCR 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18-19页 |
·改良 Hodge 实验 | 第19页 |
·亚胺培南-EDTA Etest 试纸条法协同试验测金属酶 | 第19-20页 |
·三维试验检测 AmpC 酶 | 第20页 |
·ESBLs 检测 | 第20页 |
·接合实验 | 第20页 |
·质粒提取、酶切和转化试验 | 第20-22页 |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 第22-25页 |
·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ee Typing,MLST) | 第25-27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7-37页 |
·菌株收集情况 | 第27-28页 |
·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第28-29页 |
·耐药基因 PCR 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 | 第29-31页 |
·改良 Hodge 试验和 ESBLs 检测 | 第31-32页 |
·亚胺培南-EDTA Etest 试纸条法协同试验 | 第32-33页 |
·三维试验 | 第33页 |
·接合试验 | 第33-34页 |
·质粒提取、酶切和转化试验 | 第34-36页 |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 第36-37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7-4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综述 | 第47-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