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师团场社区建设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 ·国内社区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 ·国外社区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及其框架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 ·社区的概念 | 第16页 |
| ·和谐社会建设 | 第16-17页 |
| ·和谐社区建设 | 第17页 |
| ·“第三部门”理论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八师团场社区建设现状 | 第18-22页 |
| ·八师团场社区建设概况 | 第18页 |
| ·团场社区的基础设施 | 第18页 |
| ·团场社区的工作者队伍 | 第18页 |
| ·团场社区管理模式 | 第18页 |
| ·八师团场社区建设成就 | 第18-21页 |
| ·新型团场社区建设初具规模 | 第18-19页 |
| ·团场社区组织体系初见成效 | 第19页 |
| ·团场社区服务项目逐步建立 | 第19页 |
| ·团场社区工作条件得到改善 | 第19-20页 |
| ·团场社区工作者素质不断提高 | 第20页 |
| ·初步凸显了“三大作用” | 第20-21页 |
| ·八师团场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 | 第21-22页 |
| ·行政力量推动 | 第21页 |
| ·社区地域性强 | 第21页 |
| ·多种模式并存 | 第21-22页 |
| 第四章 八师团场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27页 |
| ·团场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 ·指导机构作用发挥不足 | 第22页 |
| ·发展不平衡 | 第22页 |
| ·社区自治组织不健全 | 第22页 |
| ·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淡薄 | 第22-24页 |
| ·社区建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24-26页 |
| ·传统的管理模式阻碍社区的发展 | 第24页 |
| ·团场社区职能不明确 | 第24页 |
| ·社区经费投入不足 | 第24-25页 |
| ·社区服务不能满足居民需求 | 第25-26页 |
| ·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不高 | 第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五章 团场社区建设模式构建 | 第27-30页 |
| ·“以文化为支撑,学习型社区”模式 | 第27页 |
| ·“居委会为主导,自治化组织”模式 | 第27-28页 |
| ·“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协作”模式 | 第28-30页 |
| 第六章 团场社区建设对策 | 第30-37页 |
| ·行政主导,提高对社区的认识 | 第30-31页 |
| ·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 第31-32页 |
| ·引入竞争机制,选聘优秀社区工作者 | 第32-33页 |
| ·理顺关系,形成共建协作机制 | 第33-34页 |
| ·以人为本,创新管理和服务手段 | 第34-36页 |
| ·以稳定为基础、构筑社区安全防治网络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作者简介 | 第40-41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