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20页 |
·血栓与止血过程的机理 | 第12-13页 |
·血栓与止血过程的相关细胞分子及功能 | 第13-19页 |
·血栓与止血的临床研究 | 第19-20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血小板与 vWF 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血小板与 vWF 相互作用的研究手段进展 | 第23-27页 |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7-30页 |
·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27-28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页 |
·论文结构的安排 | 第28-30页 |
第二章 重组蛋白分子 vWF-A1A2A3 的表达与纯化 | 第30-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细胞与质粒 | 第30页 |
·试剂与耗材 | 第30-31页 |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41页 |
·实验相关溶液的配制 | 第31-33页 |
·细胞的培养 | 第33-35页 |
·质粒的转染与稳定表达细胞的获得 | 第35-36页 |
·vWF-A1A2A3 蛋白分子的表达与纯化 | 第36-38页 |
·目的蛋白的 SDS-PAGE 检测 | 第38-39页 |
·目的蛋白的 Western Blot 检测 | 第39-40页 |
·BCA 试剂盒对目的蛋白的定量 | 第40-41页 |
·实验结果 | 第41-44页 |
·目的蛋白表达结果 | 第41-42页 |
·目的蛋白亲和层析的结果 | 第42-43页 |
·目的蛋白的定量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流动腔功能化测试 | 第46-56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8页 |
·细胞 | 第46页 |
·抗体和蛋白分子 | 第46页 |
·主要试剂 | 第46页 |
·设备 | 第46-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52页 |
·实验相关试剂的配制 | 第48-49页 |
·碘标实验 | 第49-50页 |
·流动腔系统的稳定特异性测试 | 第50-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碘标蛋白 | 第52-53页 |
·vWF-A1A2A3 与玻璃底板和塑料底板的结合效率 | 第53页 |
·血小板与 vWF-A1A2A3 结合的特异性 | 第53-54页 |
·讨论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血小板与 vWF-A1A2A3 的相互作用 | 第56-66页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细胞 | 第56页 |
·试剂 | 第56页 |
·设备 | 第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血小板的纯化 | 第56页 |
·血小板与 vWF-A1A2A3 的滚动粘附流动腔实验 | 第56-5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3页 |
·血小板在底板为 vWF-A1A2A3 的流动腔中的翻滚速度 | 第58-60页 |
·血小板在 vWF-A1A2A3 上的滚动时间和停留时间 | 第60-61页 |
·血小板在 vWF-A1A2A3 上的停留频率和停留时间比率 | 第61页 |
·血小板在不同流体剪应力时的滚动时间和停留时间的分布 | 第61-63页 |
·讨论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