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工业设计方法概述 | 第12-16页 |
·现有工业设计方法 | 第12-14页 |
·利用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工具进行设计 | 第13页 |
·利用 TRIZ、专家理论等现有理论方法进行产品设计 | 第13页 |
·基于感性工学理论的方法 | 第13-14页 |
·改良型的创新设计方法 | 第14页 |
·现有方法的不足 | 第14-15页 |
·工业设计方法的发展趋势及构想 | 第15-16页 |
·WEB2.0 概述 | 第16-18页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课题来源 | 第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 第20-31页 |
·创新设计方法概述 | 第20-21页 |
·现有设计创新方法及不足 | 第20-21页 |
·创新模式的发展 | 第21-24页 |
·创新模式的发展阶段 | 第21-22页 |
·开放式创新模型概述 | 第22-24页 |
·开放式创新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开放式创新于工业产品创新设计 | 第24页 |
·工业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所需要的创新模式 | 第24-28页 |
·工业产品造型创新设计 | 第24-26页 |
·形态设计 | 第25-26页 |
·材质选择 | 第26页 |
·色彩搭配 | 第26页 |
·开放式创新模式在造型创新设计中的运用 | 第26-28页 |
·云创新 | 第28-30页 |
·云创新介绍 | 第28-29页 |
·云创新的发展阶段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虚拟社区的工业产品造型创新设计研究 | 第31-47页 |
·工业产品造型创新设计对虚拟社区提出的要求 | 第32-34页 |
·充足的创新想法和知识资源 | 第32页 |
·知识的合理表达 | 第32-33页 |
·知识的有效管理 | 第33-34页 |
·知识产权的归属 | 第34页 |
·创新环境的维护和激励 | 第34页 |
·虚拟社区为工业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提供的环境 | 第34-41页 |
·虚拟社区中广阔的人群基础 | 第35-36页 |
·虚拟社区中自由的交流环境 | 第36-40页 |
·虚拟社区中知识共享行为 | 第37-39页 |
·虚拟社区中知识创新力量 | 第39-40页 |
·虚拟社区为工业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提供的平台 | 第40-41页 |
·工业产品造型创新设计在虚拟社区中的实施 | 第41-46页 |
·工业产品造型创新设计在虚拟社区中实施的可行性 | 第41-44页 |
·虚拟设计社区中群体发展特征 | 第44-45页 |
·虚拟设计社区中知识进化特征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虚拟社区创新平台的初步搭建 | 第47-58页 |
·本体在产品创新设计的应用 | 第47-50页 |
·产品本体 | 第47-48页 |
·造型本体 | 第48-49页 |
·本体在虚拟设计社区中的作用 | 第49-50页 |
·WED3D 技术 | 第50-52页 |
·web3d 技术在虚拟设计社区中的应用 | 第50-51页 |
·cult3d 技术 | 第51-52页 |
·语义网 | 第52-53页 |
·云创新平台设想 | 第53-55页 |
·虚拟设计社区创新平台初步搭建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件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