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绪论 | 第7-13页 |
(一) 论题的意义及学术史回顾 | 第7-10页 |
(二) 本文基本框架及重难点 | 第10-11页 |
(三) 论文主要资料及基本方法 | 第11-13页 |
二、清代丁忧制度的建立及历史沿革 | 第13-24页 |
(一) 丁忧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3-14页 |
(二) 顺治时期:清代丁忧制度的草创 | 第14-16页 |
(三) 康乾时期:清代丁忧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第16-19页 |
(四) 清代中后期:清代丁忧制度的完备及变异 | 第19-24页 |
三、清代丁忧制度的内容 | 第24-41页 |
(一) 去官守制的丧服范围 | 第24-25页 |
(二) 丁忧制度的执行程序 | 第25-28页 |
(三) 丁忧的时限问题 | 第28-29页 |
(四) 丁忧的服饰要求 | 第29-30页 |
(五) 丁忧违禁及处置规定 | 第30-36页 |
(六) 丁忧制度中的特殊现象——夺情 | 第36-41页 |
四、清代丁忧制度评价 | 第41-48页 |
(一) 清代丁忧制度的积极意义 | 第41-45页 |
(二) 清代丁忧制度的局限性 | 第45-4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