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新世纪华语大片的困境与反思--以2002年-2012年华语大片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1章 新世纪:华语大片时代的到来第14-22页
   ·“大片”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第14-15页
     ·“大片”的出现及界定第14-15页
     ·“大片”的特性第15页
   ·“华语大片”在中国的演变第15-17页
     ·“华语大片”在中国的出现第15-16页
     ·华语大片的界定第16-17页
   ·新世纪华语大片发展现状第17-22页
     ·华语大片取得的成就第17-18页
     ·华语大片承担的责任与希望第18-19页
     ·华语大片所面临的困境第19-22页
第2章 华语大片内容的缺失第22-30页
   ·影片题材“泛类型化”第22-24页
     ·远离具体的历史和现实第23页
     ·怪异虚拟的情感设置第23-24页
   ·叙事文学性的淡化第24-26页
     ·情节线索缺乏逻辑关系第24-25页
     ·剧本创作丢失真实性的评价标准第25-26页
     ·剧本改编丢失原著精髓第26页
   ·角色塑造的失真第26-30页
     ·角色塑造的概念化第26-27页
     ·角色类型的单一化第27-28页
     ·明星选取与角色要求的背离第28-30页
第3章 华语大片影像表达的缺憾第30-36页
   ·影像表达的“俗、假、空”第30-32页
     ·俗:场景设计落入俗套第30页
     ·假:色彩缺少言说力第30-31页
     ·空:形式与内容的脱节第31-32页
   ·影像风格本土化的隐退第32-36页
     ·民族符号的简单植入第32页
     ·传统影像艺术的固守第32-34页
     ·东方影像的“西化”表达第34-36页
第4章 华语大片社会影响力的偏误第36-45页
   ·主题教化功能的隐退第36-40页
     ·对道德底线的挑战:暴力与色情第37-38页
     ·哲理思想性的落后与浅薄第38-39页
     ·女性主体地位的漠视与贬低第39-40页
   ·服务性的减弱第40-43页
     ·时代精神的彰显力度不足第40-41页
     ·娱乐功能过多体现悲情色彩第41-42页
     ·大国文化和形象塑造上的欠缺第42-43页
   ·电影属性失衡:商品性大于艺术性第43-45页
第5章 反思:华语大片的发展之路第45-53页
   ·困境背后的原因第45-47页
     ·单一追求票房至上第45-46页
     ·观众期待视野的限制第46-47页
     ·双重枷锁:投资与审查第47页
   ·华语大片困境后的反思第47-53页
     ·内容回归现实生活空间第47-48页
     ·本土化风格的继承与创新第48-49页
     ·正确把握时代特征第49-51页
     ·大片专业团队的培养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地区民族电影的特色研究--以广春兰导演作品为例
下一篇: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特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