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粘细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生物活性物质的筛选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粘细菌的研究概述第11-13页
     ·粘细菌的简介第11页
     ·粘细菌的自然生境第11-12页
     ·粘细菌的子实体和粘孢子的形成第12页
     ·粘细菌的生物活性物质第12-13页
   ·粘细菌的分离纯化方法第13-15页
     ·粘细菌的分离方法第14-15页
     ·粘细菌的纯化方法第15页
     ·粘细菌的验纯方法第15页
     ·粘细菌的保藏第15页
   ·粘细菌的分类研究第15-17页
     ·生态学特征第15-16页
     ·形态学特征第16页
     ·生理生化特征第16页
     ·16S rDNA 测序第16-17页
   ·粘细菌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近 10 年发表的新属和新种第17-18页
     ·当前粘细菌的主要研究热点第18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第2章 粘细菌的分离、纯化及保藏第19-23页
   ·实验材料第19-20页
     ·样品来源第19页
     ·培养基第19-20页
     ·主要仪器第20页
   ·实验方法第20-21页
     ·样品处理第20页
     ·子实体的诱导第20页
     ·粘细菌的分离纯化第20-21页
     ·粘细菌纯度检测第21页
     ·粘细菌的保藏第21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1-23页
     ·实验结果第21-22页
     ·讨论第22-23页
第3章 粘细菌的系统发育研究第23-31页
   ·实验材料第23-24页
     ·供试菌株第23页
     ·培养基第23页
     ·主要试剂及配方第23页
     ·主要仪器第23-24页
   ·实验方法第24-26页
     ·粘细菌的形态学观察第24页
     ·革兰氏碘液反应第24页
     ·16S rDNA 的系统发育分析第24-26页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26-31页
     ·形态学观察第26-28页
     ·革兰氏碘液反应第28-29页
     ·粘细菌 16S rDNA 的系统发育分析第29-31页
第4章 甲醇利用型吡咯喹啉醌产生菌的筛选第31-36页
   ·实验材料第31-32页
     ·供试菌株第31页
     ·培养基第31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31-32页
   ·实验方法第32页
     ·甲醇降解菌的培养第32页
     ·PQQ 产生菌的筛选第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36页
     ·实验结果第32-35页
     ·讨论第35-36页
第5章 黄曲霉毒素降解菌的初步筛选第36-41页
   ·实验材料第36-37页
     ·供试菌株第36页
     ·培养基第36页
     ·实验器材第36-37页
   ·实验步骤第37页
     ·菌株的初筛第37页
     ·菌株的复筛第37页
     ·香豆素去除率的检测第37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41页
     ·实验结果第37-40页
     ·讨论第40-41页
第6章 粘细菌胞外多糖的提取及结构初步测定第41-53页
   ·实验材料第41-42页
     ·供试菌株第41页
     ·培养基第41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41-42页
   ·实验方法第42-44页
     ·菌株的培养第42页
     ·胞外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第42-43页
     ·胞外多糖纯度检测第43页
     ·胞外多糖的水解液和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第43页
     ·单糖衍化产物的制备第43页
     ·多糖水解液的检测第43-44页
     ·柱前 PMP-HPLC 色谱分析第4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4-53页
     ·胞外多糖的提取第44页
     ·胞外多糖的纯度检测第44-46页
     ·多糖的水解第46页
     ·HPLC-蒸发光散射仪检测第46-49页
     ·柱前 PMP-HPLC 色谱分析第49-52页
     ·讨论第52-53页
第7章 总结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榕小蜂线粒体异质性研究
下一篇:59种药用植物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PQQ产生菌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