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徐变及温度作用下悬索桥钢—混组合桥面系受力性能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悬索桥的发展和前景 | 第10-17页 |
·悬索桥的起源 | 第10-11页 |
·国外悬索桥的发展与应用 | 第11-16页 |
·悬索桥的前景 | 第16-17页 |
·桥面系的发展和前景 | 第17-21页 |
·概述 | 第17页 |
·钢桥面系 | 第17-19页 |
·钢-混组合桥面系 | 第19-21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2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钢-混组合结构基本分析理论 | 第23-29页 |
·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 | 第23-26页 |
·钢基本力学性能 | 第26-27页 |
·钢-混组合结构基本力学性能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钢-混组合桥面系收缩徐变效应研究 | 第29-62页 |
·收缩徐变的分析理论 | 第29-34页 |
·基本机理 | 第29-30页 |
·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 | 第31-34页 |
·收缩徐变模型的选取 | 第34-41页 |
·ACI-209(1982)徐变收缩模型 | 第34-37页 |
·CEB-FIP(1978)徐变收缩模型 | 第37-39页 |
·CEB-FIP(1990)徐变收缩模型 | 第39-41页 |
·收缩徐变在 ANSYS 中的实现 | 第41-44页 |
·计算模型 | 第41-42页 |
·实例验证 | 第42-44页 |
·钢-混组合桥面系收缩徐变效应 | 第44-49页 |
·仿真计算假设 | 第44页 |
·工程概况 | 第44-45页 |
·节段模型 | 第45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考虑不同参数的组合桥面系收缩徐变效应分析 | 第49-61页 |
·相对湿度 | 第49-52页 |
·混凝土强度 | 第52-54页 |
·桥面板厚度 | 第54-57页 |
·钢材强度 | 第57-59页 |
·钢板厚度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钢-混组合桥面系温度效应研究 | 第62-71页 |
·温度作用及效应 | 第62-64页 |
·温度作用 | 第62-63页 |
·温度分布 | 第63页 |
·温度效应 | 第63-64页 |
·桥梁规范关于温度梯度作用的规定 | 第64-65页 |
·均匀温度作用 | 第64页 |
·梯度温度作用 | 第64-65页 |
·有限元建模 | 第65-67页 |
·工程概况 | 第65页 |
·典型节段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5-66页 |
·温度荷载加载 | 第66-67页 |
·温度效应分析 | 第67-69页 |
·整体温度效应研究 | 第67-68页 |
·梯度温度效应研究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1. 结论 | 第71页 |
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