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路径探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选题目的 | 第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 当代中国文化模式问题的提出 | 第14-24页 |
·当代中国文化模式问题提出的社会条件 | 第14-17页 |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 第14-15页 |
·各种社会思潮争妍斗奇 | 第15-16页 |
·文化主体寻求文化认同 | 第16-17页 |
·构建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必要性 | 第17-21页 |
·文化模式面向现代化把握时代的需要 | 第17-19页 |
·文化模式面向世界体现民族性的需要 | 第19-20页 |
·文化模式面向未来共建精神家园的需要 | 第20-21页 |
·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内涵 | 第21-24页 |
·文化模式的内涵 | 第21-22页 |
·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内涵 | 第22-24页 |
2 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 第24-35页 |
·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现状 | 第24-29页 |
·文化主体对待知识的态度 | 第24-25页 |
·文化主体衡量价值的标准 | 第25-27页 |
·文化主体规范行为的尺度 | 第27-28页 |
·文化主体寻求思想信仰的方向 | 第28-29页 |
·当代中国文化模式在当下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传统因素的制约 | 第29-31页 |
·各种社会思潮碰撞的影响 | 第31-32页 |
·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功能失范的冲击 | 第32-35页 |
3 构建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路径 | 第35-43页 |
·赋予传统因素现代意蕴 | 第35-38页 |
·不断地更新传统知识体系 | 第35-36页 |
·批判地继承传统价值观念 | 第36-37页 |
·适当地选择传统行为方式 | 第37-38页 |
·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作用 | 第38-40页 |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 第38-39页 |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39-40页 |
·充分调动文化主体的构建积极性 | 第40-43页 |
·创新文化主体的文化理念 | 第40-41页 |
·加强文化主体的自我修养 | 第41-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