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论“大跃进”运动的社会心理基础--以《红旗歌谣》为研究中心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导论第8-15页
   ·研究背景第8-10页
     ·研究的缘起第8-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专著及相关书籍第10-11页
     ·学术期刊相关研究分析第11-13页
   ·研究框架与方法第13-14页
     ·分析框架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论文创新点第14-15页
第2章 新民歌运动的直接催生产品:《红旗歌谣》第15-28页
   ·“大跃进”运动中的文化“大跃进”:新民歌运动第15-20页
     ·新民歌运动的缘起第15-18页
     ·新民歌运动的发展第18-20页
   ·新民歌运动的催生品:《红旗歌谣》第20-25页
     ·《红旗歌谣》的产生第20页
     ·《红旗歌谣》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第20-25页
   ·《红旗歌谣》: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第25-28页
第3章 《红旗歌谣》中折射的“大跃进”时期的社会心理第28-42页
   ·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第28-31页
   ·忽视客观规律的“左”倾心理第31-36页
   ·缺乏独立思考的从众心理第36-39页
   ·盲目而泛滥的崇拜心理第39-42页
第4章 社会心理:助推“大跃进”运动的重要因素第42-51页
   ·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演变成为“左”倾蛮干的冒进错误第42-45页
     ·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促使赶超意识的狂热膨胀第42-43页
     ·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促使唯意志心态的快速形成第43-44页
     ·急于求成的社会心理,促使欲求期望的过分提高第44-45页
   ·忽视客观规律的“左”倾心理鼓励了“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的宣传第45-46页
   ·缺乏独立思考的从众心理加剧了“大跃进”时期生产力的破坏第46-48页
     ·“大跃进”之前民众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第47页
     ·“大跃进”时期民众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第47-48页
   ·盲目而泛滥的崇拜心理演化为“大跃进”运动发动并持续发酵的政治前提第48-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建国初邓小平对西南地区党的建设的探索及贡献
下一篇:试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粮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