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芽孢杆菌的生物检测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2页 |
| ·萎缩芽孢杆菌概述 | 第15-18页 |
| ·芽孢杆菌的概况 | 第15页 |
| ·萎缩芽孢杆菌的基本性质 | 第15-16页 |
| ·萎缩芽孢杆菌的分类演变 | 第16-17页 |
| ·ATCC9372的分类应用 | 第17-18页 |
| ·芽孢杆菌鉴定方法研究 | 第18-26页 |
| ·传统表型鉴定 | 第18-20页 |
| ·化学特征分析鉴定法 | 第20-22页 |
| ·基因特征鉴定法 | 第22-26页 |
| ·萎缩芽孢杆菌检测方法研究 | 第26-28页 |
| ·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 第26-27页 |
| ·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 第27-28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8-32页 |
| ·环境检测标准对萎缩芽孢杆菌的监测要求 | 第28-29页 |
| ·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涉及的污染物项目监测要求 | 第29-32页 |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2-37页 |
|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 ·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 ·实验材料和检测仪器 | 第33-36页 |
| ·实验菌株 | 第33-34页 |
| ·培养基 | 第34-35页 |
| ·检测仪器 | 第35-36页 |
| ·技术路线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萎缩芽孢杆菌生理化鉴定方法研究 | 第37-57页 |
|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 ·供试菌株 | 第37页 |
| ·试剂 | 第37-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 ·菌株培养 | 第38页 |
| ·芽孢杆菌生理特征研究 | 第38-39页 |
| ·芽孢杆菌生化试验 | 第39-4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3页 |
| ·ATCC 9372生理特征研究 | 第41-44页 |
| ·生理化方法结果 | 第44-51页 |
| ·生理化方法分析 | 第51-53页 |
| ·讨论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 第四章 萎缩芽孢杆菌PCR检测技术研究 | 第57-73页 |
| ·实验原理 | 第57页 |
| ·实验材料、仪器 | 第57-58页 |
| ·菌株及培养条件 | 第57页 |
| ·试剂 | 第57-58页 |
|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 ·DNA提取 | 第58页 |
| ·引物选择 | 第58页 |
| ·PCR扩增 | 第58-59页 |
| ·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第59-60页 |
| ·PCR退火温度优化 | 第60页 |
| ·DNA提取方法优化 | 第60页 |
| ·PCR方法特异性检验 | 第6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0-70页 |
| ·ATCC 9372引物扩增和条件验证 | 第60-62页 |
| ·PCR退火温度优化 | 第62-66页 |
| ·退火温度优化 | 第62-66页 |
| ·DNA提取方法比较 | 第66-69页 |
| ·PCR方法特异性检验 | 第69-70页 |
| ·讨论 | 第70-72页 |
| ·引物筛选 | 第70-71页 |
| ·PCR特异性分析 | 第71页 |
| ·PCR条件优化及灵敏度 | 第71页 |
| ·DNA提取方法比较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五章 萎缩芽孢杆菌检测方法验证 | 第73-80页 |
| ·材料 | 第73页 |
| ·菌株及培养条件 | 第73页 |
| ·样品来源 | 第73页 |
| ·方法 | 第73-74页 |
| ·样品采集 | 第73页 |
| ·样品预处理 | 第73-74页 |
| ·涂布培养 | 第74页 |
| ·生理化实验 | 第74页 |
| ·分子实验 | 第74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74-78页 |
| ·疑似菌株分离 | 第74-75页 |
| ·生理化结果 | 第75-76页 |
| ·PCR鉴定结果 | 第76-78页 |
| ·讨论 | 第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80-84页 |
| ·结论 | 第80-83页 |
| ·萎缩芽孢杆菌生物特征 | 第80-81页 |
| ·萎缩芽孢杆菌生理化鉴定方法 | 第81页 |
| ·菌落培养 | 第81页 |
| ·生理化实验 | 第81页 |
| ·萎缩芽孢杆菌的PCR鉴定方法 | 第81-82页 |
| ·萎缩芽孢杆菌的生理化鉴定方法与PCR方法比较 | 第82-83页 |
| ·建议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第92-93页 |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