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区不同类型坡面土壤抗蚀性特征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水土流失问题 | 第8-9页 |
·水土流失现状和危害 | 第8页 |
·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措施 | 第8-9页 |
·土壤抗蚀性研究进展 | 第9-16页 |
·国外土壤抗蚀性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国内土壤抗蚀性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野外调查 | 第17-18页 |
·土壤样品采集 | 第18页 |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18-19页 |
·土壤抗蚀性指标计算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3 研究区概况 | 第21-26页 |
·地质地貌 | 第21-22页 |
·地质特征 | 第21-22页 |
·地貌特征 | 第22页 |
·水文气象 | 第22-23页 |
·气候特征 | 第22页 |
·气象要素 | 第22-23页 |
·水文特征 | 第23页 |
·土壤特征 | 第23-24页 |
·灰褐土 | 第23-24页 |
·棕壤土 | 第24页 |
·草甸土 | 第24页 |
·褐土 | 第24页 |
·植被特征 | 第24-25页 |
·土地资源条件 | 第25-26页 |
4 土壤抗蚀性沿坡面变化规律 | 第26-40页 |
·基本物理性质 | 第26-30页 |
·容重、孔隙度 | 第26-28页 |
·<0.001mm粘粒含量 | 第28-30页 |
·>0.25mm水稳性团聚体 | 第30-32页 |
·抗蚀(水稳性)指数 | 第32-34页 |
·团聚状况、团聚度 | 第34-35页 |
·土壤PSD分形维数 | 第35-37页 |
·有机质含量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5 不同类型坡面的土壤抗蚀性差异 | 第40-49页 |
·基本物理性质 | 第40-42页 |
·容重、孔隙度 | 第40-41页 |
·<0.001mm粘粒含量 | 第41-42页 |
·>0.25mm水稳性团聚体 | 第42-43页 |
·抗蚀(水稳性)指数 | 第43-44页 |
·团聚状况、团聚度 | 第44-45页 |
·土壤PSD分形维数 | 第45-46页 |
·有机质含量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6 不同类型坡面土壤抗蚀性的综合评价 | 第49-53页 |
·抗蚀指标的选取 | 第49页 |
·土壤抗蚀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第49-51页 |
·土壤抗蚀性的综合评价 | 第51-53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讨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61页 |
导师简介 | 第61-62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