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对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发生的影响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1. 引言第8-20页
   ·镰刀菌引起的林木病害概况第8-10页
     ·引起林木病害的镰刀菌种类第8-9页
     ·Fusarium solani在林业上引起的主要病害第9-10页
   ·Lonsdalea quercina及其所致林木病害第10页
   ·研究植物致病过程中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意义第10-11页
   ·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各种关系的性质和作用机制第11-14页
     ·互容现象第11-12页
     ·共生现象第12-13页
     ·拮抗现象第13页
     ·竞争第13页
     ·抗生第13-14页
     ·捕食第14页
     ·三种及三种以上的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第14页
   ·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研究的方法第14-15页
   ·植物致病过程中涉及微生物相互作用和微生物研究方法的实例第15-17页
     ·案例一:松树枯萎病第15-16页
     ·案例二:竹丛枝病第16页
     ·案例三:小麦赤霉病第16-17页
     ·案例四:小麦叶枯病第17页
   ·展望第17-18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8-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9页
   ·欧美杨溃疡病病斑组织分离第20-21页
     ·供试培养基第20页
     ·供试引物第20页
     ·样本采集第20页
     ·分离方法第20-21页
     ·鉴定方法第21页
   ·F.solani特异性引物设计第21-24页
     ·供试材料第21页
     ·引物设计方法第21页
     ·引物特异性检验第21-22页
     ·普通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第22-24页
     ·特异性引物灵敏度检验第24页
     ·荧光实时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4页
   ·分离自欧美杨溃疡病病斑的病原细菌和茄镰孢菌接种第24-26页
     ·供试材料第24-25页
     ·试验方法第25-26页
     ·试验数据统计第26页
   ·两种微生物实时荧光定量PCR第26-27页
     ·供试材料第26页
     ·试验方法第26-27页
   ·两种微生物在田间出现时间的调查第27-29页
     ·调查方法第27页
     ·调查标准第27-28页
     ·统计分析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42页
   ·欧美杨溃疡病病斑组织中茄镰孢菌的分离比率第29页
   ·F.solani的特异性引物检验结果第29-32页
   ·分离自欧美杨溃疡病病斑的病原细菌和茄镰孢菌接种结果第32-37页
     ·培养基上的拮抗测试第32-35页
     ·相关性分析试验第35-37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微生物在107杨组织内的存在量第37-40页
     ·L.quercina在单独接种和混合接种时存在量的变化情况第37-39页
     ·F.solani在单独接种和混合接种时存在量的变化情况第39-40页
   ·两种微生物在田间出现时间的调查第40-42页
4 结论第42-44页
5 讨论第44-46页
   ·欧美杨溃疡病病斑组织分离第44页
   ·F.solani特异性引物的设计第44页
   ·分离自欧美杨溃疡病病斑的病原细菌和茄镰孢菌接种第44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微生物在欧美杨组织内的存在量第44-45页
   ·两种微生物在田间出现时间的调查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个人简介第52-53页
导师简介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沙棘木蠹蛾PBAN与JHAMT的分子特征及对性信息素合成调控的研究
下一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在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