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对传统园林研究多样性的思考 | 第9-10页 |
·东湖理景艺术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前人研究成果 | 第11-14页 |
·关于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 | 第11-13页 |
·关于绍兴园林及东湖景区的研究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14-15页 |
·创新与新颖之处 | 第15页 |
·预期结果和成果 | 第15-16页 |
2 明清绍兴园林总述 | 第16-21页 |
·绍兴概况与明清绍兴园林特色 | 第16-18页 |
·明清绍兴园林的重要类型——风景名胜园(残石景园) | 第18-19页 |
·清末绍兴风景名胜园林的典范——东湖 | 第19-21页 |
3 绍兴东湖概况 | 第21-25页 |
·陶浚宣与东湖 | 第21-22页 |
·胜迹沿革 | 第22-25页 |
·东湖造园记述 | 第22-23页 |
·东湖修园记述 | 第23-25页 |
4 东湖理景艺术 | 第25-64页 |
·相地立意 | 第25-31页 |
·大巧若拙,溯源归根 | 第25-28页 |
·采石为园,书画意趣 | 第28-31页 |
·构园布局 | 第31-44页 |
·得景筑堤以构私家之园 | 第31-34页 |
·寻景布置以获变幻之感 | 第34-41页 |
·理水串景以得深远不尽 | 第41-44页 |
·山石摩崖 | 第44-51页 |
·真山摩崖 | 第45-49页 |
·假山石刻 | 第49-51页 |
·屋宇建筑 | 第51-58页 |
·东首稷寿楼院落 | 第51-55页 |
·湖岸亭谢 | 第55-57页 |
·其余点景建筑 | 第57-58页 |
·莳花树木 | 第58-60页 |
·诗书题咏 | 第60-62页 |
·先人题咏 | 第60-61页 |
·匾额楹联 | 第61-62页 |
·书法题刻 | 第62页 |
·理景艺术归纳 | 第62-64页 |
·大巧若拙,因地制宜 | 第62页 |
·书画意趣,寻景搜奇 | 第62-63页 |
·虚实互应,深远不尽 | 第63页 |
·先人咏叹,摩崖石刻 | 第63-64页 |
5 结语 | 第64-69页 |
·中国传统园林及现状的思考 | 第64-65页 |
·研究东湖与明清绍兴园林得到的启示 | 第65-67页 |
·城市园林依托秀丽山水 | 第65页 |
·归于自然的采石文化与大巧若拙的理景艺术 | 第65-66页 |
·诗书画意的园林意境 | 第66页 |
·地域风俗文化融入园林生活 | 第66-67页 |
·对中国现代园林的愿景 | 第67-69页 |
·透过采石文化,感悟自然之美 | 第67页 |
·吸收传统艺术,展现山水意趣 | 第67-68页 |
·考察本土精粹,传承地方特色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图片目录与图片 | 第72-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79页 |
导师简介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