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林业论文--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公共政策评价研究第12-13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效应研究第13-16页
     ·目前研究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0-31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20-22页
     ·集体林业产权第20页
     ·公共政策与林业政策第20-21页
     ·公共政策效应分析第21-22页
   ·产权理论第22-23页
   ·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第23-24页
   ·公共政策效应分析基本理论第24-31页
     ·公共政策效应分析的标准第24-26页
     ·公共政策效应分析的步骤及方法选择第26-29页
     ·公共政策效应分析的理论框架第29-31页
第三章 我国以及安徽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变迁第31-36页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变迁第31-34页
     ·学术界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史变迁阶段的界定第31-32页
     ·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梳理第32-34页
   ·安徽省集体林权改革背景第34-36页
第四章 安徽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的比较分析第36-49页
   ·集体林权改革前后森林资源增长变化情况第36-40页
     ·新造林面积第37-38页
     ·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以及森林面积变化情况第38页
     ·生态公益林造林面积比重第38-39页
     ·森林火灾发生率第39-40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林业生产投入与产出变化情况第40-45页
     ·林业生产投入变化情况第41-42页
     ·林业生产产出变化情况第42-45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后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第45-49页
     ·主要林产品的销售价格第45-47页
     ·林农家庭经营收入第47-49页
第五章 安徽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第49-66页
   ·自然实验与双重差分模型第50-52页
   ·对森林资源增长的影响第52-57页
     ·数据说明第52-53页
     ·计量模型设定第53-55页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55-57页
   ·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第57-66页
     ·数据说明第58-59页
     ·模型设定第59-62页
     ·实证分析过程第62页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62-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66-71页
   ·结论第66-67页
   ·政策建议第67-71页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由林业管理职能转变为林业服务职能第67-68页
     ·建立健全林业的风险保障体系第68页
     ·积极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完善林业投融资机制第68-69页
     ·规范林地流转,实施林业综合配套改革第69页
     ·完善社会服务,建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第69-7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4页
   ·总结第71-72页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主导型的农地大规模流转研究--基于转出方的视角
下一篇:基于供给视角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