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PI技术的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关键技术分析 | 第20-32页 |
·基础定义 | 第20-22页 |
·TCP/UDP数据 | 第20-21页 |
·IP数据报 | 第21页 |
·数据帧 | 第21-22页 |
·数据流 | 第22页 |
·常见的网络流量 | 第22-26页 |
·传统网络业务 | 第23页 |
·IM业务 | 第23-24页 |
·VoIP业务 | 第24页 |
·P2P业务 | 第24-25页 |
·GAME业务 | 第25页 |
·流媒体业务 | 第25-26页 |
·流量控制技术介绍 | 第26-27页 |
·TCP窗口整形技术 | 第26页 |
·旁路干扰技术 | 第26-27页 |
·PFQ技术 | 第27页 |
·DPI技术介绍 | 第27-28页 |
·特征检测技术 | 第27-28页 |
·关联识别技术 | 第28页 |
·行为识别技术 | 第28页 |
·DPI技术应用场景 | 第28-31页 |
·流量识别 | 第29页 |
·网络控制 | 第29-30页 |
·业务分析和统计 | 第30页 |
·增值业务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32-46页 |
·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32-35页 |
·系统的网络部署 | 第32页 |
·系统的功能需求 | 第32-34页 |
·系统的整体描述 | 第34-35页 |
·流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5-38页 |
·系统的整体架构 | 第35-36页 |
·Module-A子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36-37页 |
·Module-B子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37页 |
·外部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37-38页 |
·知识库设计 | 第38-44页 |
·知识库虑用分类设计思路 | 第38-39页 |
·知识库应用分类详细设计方案 | 第39-41页 |
·知识库规则的设计 | 第41-44页 |
·流量控制系统的评价标准 | 第44-45页 |
·可靠性 | 第44页 |
·准确性 | 第44-45页 |
·实时性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流量识别模块的实现 | 第46-62页 |
·功能分析 | 第46-47页 |
·流量识别模块总的处理流程 | 第47-51页 |
·基于特征协议识别的处理 | 第51-52页 |
·基于关联识别的处理 | 第52-55页 |
·基于VoIP类型协议关联识别的处理 | 第53-54页 |
·基于P2P类型协议关联识别的处理 | 第54-55页 |
·知识库规则的实现 | 第55-61页 |
·单包规则 | 第56-58页 |
·多包规则 | 第58-60页 |
·关联规则 | 第60页 |
·端口规则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流量管理和统计的实现 | 第62-70页 |
·功能分析 | 第62页 |
·流量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 第62-67页 |
·业务对象管理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63-66页 |
·策略下发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66-67页 |
·流量统计的设计与实现 | 第67-69页 |
·实时流量监控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68页 |
·报表查询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系统的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0-80页 |
·测试目标 | 第70页 |
·测试部署 | 第70-71页 |
·测试过程 | 第71-76页 |
·性能测试过程 | 第71-74页 |
·功能测试过程 | 第74-76页 |
·性能分析 | 第76-77页 |
·系统的处理性能 | 第76页 |
·系统的网络延时 | 第76页 |
·系统的检测准确度 | 第76-77页 |
·功能分析 | 第77-79页 |
·网络流量的识别效果分析 | 第77页 |
·网络流量的控制效果分析 | 第77-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总结 | 第80页 |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