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机构的微博挖掘系统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国内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系统总休设计 | 第13-17页 |
·微博基本功能简介 | 第13-14页 |
·系统框架概述 | 第14-15页 |
·系统设计所需条件 | 第15-17页 |
第3章 相关内容挖掘 | 第17-31页 |
·爬虫模块 | 第17-21页 |
·调用微博检索接口 | 第18-20页 |
·官方账户及相关用户微博爬取 | 第20-21页 |
·爬虫模块的工作流程 | 第21页 |
·分类器 | 第21-26页 |
·传统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建模 | 第22页 |
·引入时间因子的改进建模方法 | 第22-24页 |
·分类器设计 | 第24-26页 |
·话题聚类 | 第26-31页 |
·K-means聚类算法简介 | 第26-27页 |
·基于时间窗过滤的动态增量聚类 | 第27-31页 |
第4章 相关用户获取 | 第31-50页 |
·模块任务说明 | 第31-32页 |
·用户关系数据集 | 第32-35页 |
·用户关系爬虫 | 第32-33页 |
·徽博接口的访问限制问题 | 第33-34页 |
·用相关系数据概况 | 第34-35页 |
·用户与目标机构的相关度 | 第35-39页 |
·用户相似度的设计 | 第36-37页 |
·语义内容相关度的计算 | 第37-38页 |
·社交网络相关度的计算 | 第38-39页 |
·基于社区发现的方法发掘相关用户 | 第39-50页 |
·相关社区挖掘算法介绍 | 第40-41页 |
·与目标机构相关社交网络的社区挖掘 | 第41-48页 |
·通过社区发现发掘相关用户的缺陷 | 第48-50页 |
第5章 系统的整合和实现 | 第50-54页 |
·系统整合仟务概述 | 第50-52页 |
·系统各模块数据的存储和协调 | 第50-52页 |
·系统各模块的运行周期 | 第52页 |
·系统前台搭建 | 第52-54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