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CON协议的移动Agent平台保护机制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8-11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 | 第9页 |
·论文期间的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论文内容及结构综述 | 第10-11页 |
第二章 UCON访问控制模型 | 第11-25页 |
·访问控制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自主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模型 | 第11-12页 |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12页 |
·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12-13页 |
·数字版权管理 | 第13-14页 |
·UCON模型简介 | 第14-15页 |
·模型特性 | 第14页 |
·使用范围 | 第14-15页 |
·UCONABC模型简介 | 第15-18页 |
·UCONABC模型组成 | 第15-18页 |
·UCONABC模型的逻辑描述 | 第18-22页 |
·UCONpreA模型—预先授权 | 第19页 |
·UCONonA模型—访问中授权 | 第19-20页 |
·UCONpreB模型—预先访问义务 | 第20-21页 |
·UCONonB模型—访问中义务 | 第21-22页 |
·UCONpreC模型—预先访问条件 | 第22页 |
·UCON引用监控机 | 第22-25页 |
·引用监控机的组成 | 第23页 |
·引用监控机的分类 | 第23页 |
·引用监控机的体系结构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移动Agent及其安全性 | 第25-33页 |
·移动Agent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25页 |
·移动Agent的体系结构 | 第25-27页 |
·移动Agent关键技术研究 | 第27-29页 |
·移动Agent的安全性 | 第29-33页 |
·移动Agent通信安全 | 第30-31页 |
·移动Agent服务设施安全 | 第31页 |
·移动Agent自身安全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移动Agent安全平台设计 | 第33-46页 |
·相关核心技术 | 第33-38页 |
·JADE开发平台技术 | 第33-34页 |
·LDAP协议 | 第34-35页 |
·XACML语言 | 第35-36页 |
·PKI与PMI | 第36-38页 |
·整体结构设计 | 第38-44页 |
·动态授权模型 | 第38-39页 |
·授权管理模型 | 第39-40页 |
·访问策略模型 | 第40-41页 |
·访问控制模型 | 第41-42页 |
·安全通信模型 | 第42-44页 |
·模型分析 | 第44-46页 |
·访问控制模型分析 | 第44-45页 |
·安全通信模型分析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移动Agent安全平台实现 | 第46-55页 |
·实现概述 | 第46页 |
·LDAP数据访问模型的实现 | 第46-48页 |
·功能描述 | 第46页 |
·主要功能函数介绍 | 第46-48页 |
·基于XACML策略文件的实现 | 第48-51页 |
·属性权威模型的实现 | 第51-52页 |
·功能描述 | 第51页 |
·主要功能函数介绍 | 第51-52页 |
·策略决策模型的实现 | 第52-55页 |
·功能描述 | 第52页 |
·主要功能函数介绍 | 第52-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