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指导案例的确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刑事指导案例确立概述 | 第7-13页 |
(一) 确立刑事指导案例的原则 | 第7-8页 |
(二) 刑事指导案例确立的界分 | 第8-13页 |
二、刑事指导案例确立的主体 | 第13-17页 |
(一) 选送的主体 | 第13-14页 |
(二) 确定的主体 | 第14-15页 |
(三) 发布的主体 | 第15-17页 |
三、刑事指导案例确立的选择方式 | 第17-23页 |
(一) 内部选择方式 | 第17-19页 |
(二) 外部选择方式 | 第19-23页 |
四、刑事指导案例确立的标准 | 第23-29页 |
(一) 内部选择方式的标准 | 第23-26页 |
(二) 外部选择方式的标准 | 第26-28页 |
(三) 选择标准的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 | 第28-29页 |
五、刑事指导案例确立的体例 | 第29-37页 |
(一) 选送的体例 | 第29-30页 |
(二) 公布的体例 | 第30-37页 |
六、刑事指导案例确立的保障 | 第37-41页 |
(一) 减少法院行政化对确立程序的影响 | 第37页 |
(二) 增强法官确认刑事指导案例的能力 | 第37-38页 |
(三) 避免案件请示制度对确立程序的潜在置换 | 第38-39页 |
(四) 强化裁判文书的说理论证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