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森林主要乡土树种生态功能的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城市森林 | 第10-14页 |
·城市森林的概念 | 第10-11页 |
·城市森林的范围 | 第11页 |
·城市森林功能 | 第11-14页 |
·城市森林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国外城市森林发展现状 | 第14页 |
·国内城市森林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外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研究进展 | 第15页 |
·乡土树种 | 第15-22页 |
·乡土树种的概念 | 第15-16页 |
·乡土树种的特点与作用 | 第16-18页 |
·乡土树种应用的历史过程及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20-2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城市生态学理论 | 第23页 |
·植物群落理论 | 第23页 |
·景观美学理论 | 第23页 |
·经济原则与文化原理 | 第23-25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32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5页 |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 第25-28页 |
·研究范围 | 第25-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重庆市主城区自然地理 | 第28-29页 |
·地形地貌 | 第28-29页 |
·河流水系 | 第29页 |
·气候特征 | 第29页 |
·土壤类型 | 第29页 |
·植物资源 | 第29页 |
·重庆主城区城市绿化树种应用现状与问题 | 第29-3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研究 | 第30页 |
·树木的固碳释氧研究 | 第30页 |
·树木的降温增湿研究 | 第30-31页 |
·水分利用率研究 | 第31页 |
·滞尘能力研究 | 第31-32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 | 第32-44页 |
·文献资料查阅 | 第32页 |
·实地调查 | 第32页 |
·系统归纳与分析 | 第32页 |
·专家咨询 | 第32-33页 |
·相关指标的测定 | 第33-34页 |
·树木固碳释氧的测定 | 第33页 |
·树木蒸腾速率的测定 | 第33页 |
·树木水分利用率的测定 | 第33页 |
·树木的滞尘量测定 | 第33-34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4-37页 |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第34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4-35页 |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35-36页 |
·层次总排序计算 | 第36页 |
·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 第36-37页 |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第37页 |
·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7-42页 |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7页 |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7-38页 |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38-40页 |
·指标赋值 | 第40-42页 |
·指标评价方法 | 第42页 |
·树种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42-43页 |
·实验技术路线 | 第43-44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4-52页 |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森林乡土树种利用现状 | 第44-45页 |
·重庆市主城区主要乡土树种固碳释氧的比较 | 第45-47页 |
·重庆市主城区主要乡土树种降温增湿的比较 | 第47-48页 |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森林乡土树种水分利用率的比较 | 第48-49页 |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森林乡土树种滞尘量的比较 | 第49-51页 |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森林主要乡土树种综合评价结果 | 第51-52页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第52-55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创新点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1树种调查照片 | 第60-66页 |
附录:2树种的习性及用途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参与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